社会比较自我期望与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王嘉顺.pdf

社会比较自我期望与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王嘉顺.pdf

ID:52456729

大小:285.4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7

社会比较自我期望与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王嘉顺.pdf_第1页
社会比较自我期望与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王嘉顺.pdf_第2页
社会比较自我期望与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王嘉顺.pdf_第3页
社会比较自我期望与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王嘉顺.pdf_第4页
社会比较自我期望与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王嘉顺.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比较自我期望与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王嘉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比较、自我期望与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65社会比较、自我期望与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王嘉顺(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摘要:在回顾主观幸福感的社会比较理论和期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我比较和自我期望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可能性。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5)的实证研究支持提出的五个研究假设,发现较高的自我期望和结果超过目标期望的自我比较会提高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需要注意在社会转型期,比较对象、比较领域和比较标准既有稳定的传统延续,也面临着层出不穷的复杂变化,而这些都会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提供新的领域。关键词:社会比较;自我

2、期望;主观幸福感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2)03-0065-08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以来,幸福逐渐成为国家、学界以及百姓等不同层面开始关注的热门话题。国家开始有意识地调查统计国民幸福指数,从中强调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国内学界对幸福的研究在最近十多年来也有很大的扩展,特别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围绕幸福开展了很多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研究对象。学者们发展起来的主观幸福感理论主要涉及主观幸福感的定义、结构、测量以及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论解释,如遗

3、传和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环境交互作用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目标理论与适应和应对理论,这些理论对主观幸福感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有着不[1]23-28同的阐释。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理论都是国外学者提出发展起来的,而国内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少使用这些理论,有时缺乏明显的理论摄入,从而无法对这些理论进行本土化提[2]51-56炼。本文则以理论检验和构建为目的,尝试将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本土情境,希望通过实证研究对主观幸福感进行理论解释。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一)理论和研究回顾在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各种理论流派中,社会比较理论和期望理论是来自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理论解释。“社会比较”这个概念

4、最初并未直接用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它原有自己的理论特征和意收稿日期:2011-12-22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YJC8400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0QSK05)作者简介:王嘉顺(1981-),男,山东青岛人,社会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学、人口学研究。66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义。Festinger首先提出了社会比较的概念并发展了相关理论。他认为社会比较就是把个体自身的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这个比较的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受到来自个体内部的一种内驱力的驱[3]43-50使。Festinger对社会比较的认识被后来的学者

5、们不断拓展,基本上,社会比较“就是把自[4]78-84己的处境和地位(包括能力、观点、身体健康状况等)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社会比较存在一个和谁比较的问题,即比较类型的区分。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一共提出了水平比较、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三种比较模式。Festinger、Goethals和Darley,Wheeler等学者认为水平比较就是个体和与其在各方面相似的他人之间进行的比较;向上比较是个体和在各方面比自己更好的人[5]232-253[6]121-144之间的比较;向下比较则是个体和在各方面比自己更差的人之间的比较。由上述三个社会比较类型来看,它们达到的效果各不相同,说明当个体的目的或动

6、机不同时,进而会采取不同的社会比较模式。概括而言,学者们发现存在三种主要的社会比较的目的或动机,它们是:[4]78-84自我评价、自我完善以及自我满足。其中自我满足主要针对向下比较而言,该理论认为个体更喜欢和比自己差的人比较,从而产生或维护主观幸福感。更一般地,社会比较受到特定个体人格的影响,感到幸福的人经常进行向下比较,感到不幸福的人则经常进行向上比较,而且比较得出的差距主要是个体内心的感知,它更易受到个体人格的影响,因此向上和向下比较都可能有[7]45-62助于或阻碍主观幸福感的增加,以上就是社会比较理论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概要。期望理论认为期望值和实际努力结果之间的差异可能与主观幸

7、福感有关,其中期望值是指个体判断自己达到某个既定目标以及这一目标满足某种需求的可能性,它其实是一种或然性,即概率。有研究发现较高的期望值如果与个体努力结果的差距过大,会导致个体消极情绪的产生,但是如果期望值太低又会导致个体努力减弱。因此向期望值接近的过程,即最大程度地增加其实现[8]222-243的可能性对主观幸福感最重要。这提示我们在预测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时,期望的内容可能比期望实现的可能性更重要。这里需要提到主观幸福感的目标理论,目标可以被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