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第六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ppt

免疫学-第六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ppt

ID:52458742

大小:5.51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4-07

免疫学-第六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ppt_第1页
免疫学-第六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ppt_第2页
免疫学-第六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ppt_第3页
免疫学-第六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ppt_第4页
免疫学-第六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学-第六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学习指导1、掌握白细胞分化抗原、CD和黏附分子的概念。2、掌握与T、B细胞识别、黏附、活化有关CD分子的名称及功能3、熟悉黏附分子的分类及功能。4、了解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的结构、特点、配体及功能。5、了解常见黏附分子的基本结构、组成、分布及功能。6、了解CD分子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免疫应答过程中涉及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间直接接触和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其它活性分子介导的作用。免疫细胞之间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的免疫分子,通常被称为细胞表面标志(surfacemarker),包括细胞表面的

2、多种抗原、受体和其他分子。显微镜下的淋巴细胞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differentiationantigens,LDA)是指不同谱系的血细胞在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LDA广泛分布于: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以及非造血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等)表面,大都是跨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首次关于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国际协作组会议(HLDAWorkshop)于1982年召开,会议决定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聚类分析法,将

3、不同实验室所鉴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归为同一分化群(clusterofdifferentiation,CD),即用CD代替以往的命名。目前人的CD编号已从CD1命名至CD350,可大致划分为T细胞、B细胞、髓样细胞、NK细胞、血小板、黏附分子、内皮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受体、糖类结构、树突状细胞、基质细胞、红细胞、干(袓)细胞和非谱系等14个组。一、与T细胞识别、黏附和活化过程有关的CD分子参与T细胞识别、黏附和活化过程的CD分子主要有:CD2、CD3、CD4、CD8、CD58、CD28/CD152和CD154等。如CD4为HIV的受体,CD4-gp120二、

4、与B细胞识别、黏附和活化过程有关的CD分子参与B细胞识别、黏附和活化过程的CD分子主要有:CD79a、CD79b、CD19、CD21、CD81、CD80、CD86和CD40等。三、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一)构成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的CD分子属于CD分子的Fc受体有FcγR、FcαR和FcεR。其中:FcγR分为FcγRⅠ、FcγRⅡ和FcγRⅢ三类;FcεR分为FcεRⅠ和FcεRⅡ两类。(二)细胞凋亡相关的CD分子1.CD95(Fas)2.CD178(FasL)第二节  黏附分子黏附分子(adhesionmolecule,AM)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

5、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之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或细胞与基质细胞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的识别,细胞的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是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肿瘤转移以及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医学免疫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粘附分子一、概述1.概念一、黏附分子类别及其特点黏附分子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钙黏蛋白家族,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归类的黏附分子。现主要介绍以下几类:1

6、.整合素家族(integrinfamily)结构与分类:为α和β链组成的二聚体,按β亚单位的不同分8个组。功能:主要介导细胞与基质粘附,以及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等。2.选择素家族(selectinfamily)包括L-、P-、E-选择素,配体是寡糖基团。功能:主要介导血液流动状态下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局部粘附等。3.钙黏蛋白家族该家族主要包括E-cadherin,N-cadherin,P-cadherin等亚类。主要功能参与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作用。CDIgSFAM43211区:有CD编号的AM(CD2、CD28)2区:有CD编号的具IgSF结构的分子(C

7、D16、CD32)3区:AM中具IgSF结构无CD编号的分子(MHC-Ⅰ、Ⅱ类分子)4区:有CD编号属AM且具IgSF结构的分子(CD4、CD8)CD:侧重抗原性;AM:侧重功能;IgSF:侧重结构CD、AM、IgSF的关系二、黏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一)参与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二)参与炎症反应(三)参与淋巴细胞归巢(四)其他作用黏附分子还具有其他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APC与T细胞间协同刺激分子及相应配体相互作用产生第二信号参与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homing)指淋巴细胞的定向移动。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以及成熟淋巴细胞迁往外周

8、淋巴器官;分子基础:淋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