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古诗审美入境探.doc

语文(心得)之古诗审美入境探.doc

ID:55446740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13

语文(心得)之古诗审美入境探.doc_第1页
语文(心得)之古诗审美入境探.doc_第2页
语文(心得)之古诗审美入境探.doc_第3页
语文(心得)之古诗审美入境探.doc_第4页
语文(心得)之古诗审美入境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心得)之古诗审美入境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论文之古诗审美入境探  古人论诗极讲究境界,认为无境界则无诗;有境界,才会写情“沁人心脾”,写景“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出”。古诗教学要让学生真正读懂、乐读、会读,也必须引导学生入其境界。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才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熏陶。入境,是读懂古诗的基础,也是审美的基础。  什么是境界呢?境界也即广义的意境,就是作者诗中创造出的供读者驰骋想象、品味感受的艺术空间。不同的诗作境界各有特点:或侧重于描绘自然景物、场景,创造“物境”,借以表达阐发,如白居易《暮江吟

2、》,李白《望庐山瀑布》;或着力于抒发意绪、情思,创造“情景”,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陆游《示儿》;或尽力表达某种意念、观点,阐发某种理趣,创造意境(狭义),如苏轼《题西林壁》,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物境、情境、意境密不可分。创造物境是为了表情达意,而表情达意也往往要凭借物境。有时,物、情、意三境会自然融为一体,如叶绍翁《游园不值》,既有苍苔、柴扉、红杏出墙的景物描绘,又有对美好春景的无限依恋,末两句还隐含着一种理趣,给人以类似“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启示。更多的诗作是于三境中有

3、所侧重,或以景迷人,或以情感人,或以意趣给人以启迪。入境首先是进入物境,但进入物境不是目的,还要进一步体会、琢磨,深入情境和意境。深入物境须望文生象,深入情境当披文入情,深入意境需潜心会意,三个环节密切联系,糅为一体,推动理解感受逐层深化,最后达到“读懂”的目的。以下就如何引导入境做几点探讨:  1、以讲入境  讲,就是讲解古诗字词句的意思。诗人写诗总是从某种理解、感受(即思想感情)出发,选择摄取生动鲜明的典型形象,并把这些形象进行艺术组合,转化成一行行文字符号。这一过程基本上是:思想感情——形象

4、——语言文字。境界就包蕴在语言文字之中。阅读欣赏一首诗,则要经历一个相反的过程:语言文字——形象——思想感情。只有首先理解字词句,“看到”其形象,才有可能体会到思想感情。以讲入境,就是引导学生从讲解字词句入手,逐步进入诗的境界。教学杜牧《山行》,先组织学生借助字典、课外读物自学,然后让学生逐词逐句试讲,教师则抓住重点、难点从旁点拨指导。学生读读讲讲,讲讲想想,就会望文生象,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副“白云生寒山,霜叶比花红”的秋景图,进入诗的物境;进一步引导“观赏”体会,就能披文入情,感受到景色之美,与作

5、者产生情绪共鸣,进入诗的情景。这便是以讲入境。  2、以读入境  读,是引导入境的重要手段。通过读,学生可以理解字词句,感知形象,体会情思,并感受到古诗的音韵美。古诗教学不同阶段,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安排读的训练。教学陆游《示儿》,我们安排了四个层次读的训练:(1)初读,在讲解之前进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句,是对语言文字的初步“接触”;(2)学生基本讲通诗句后,二次读全诗,要求把握住诗的情感基调,初步读出“情味”,这是对“情境”的初步感受;(3)学生较深地理解诗的含义后三读全诗,要求设身处地体会作

6、者渴望收复、至死不渝的爱国激情,读得苍凉悲壮、激情满腔,这是对“情境”的深入感受;(4)指导注意本诗的声律特点,如押韵、节奏、抑扬顿挫等,让学生再读全诗,力求声情并茂,这是对情境美、声韵美的深入感受。由此四读,学生便可逐步深入诗的境界。  3、以观入境  观,就是观看教学挂图、插图、实物、模型等,是丰富经验表象、引导入境的必要手段。有了足够的经验表象积累,经文字唤醒便如见其物,如睹其人,如临其境。山东省实验小学刘汉明老师教《示儿》,结合时代背景和陆游生平介绍挂出一幅自绘的图画。图上,白发苍苍的老诗

7、人形貌憔悴,斜卧病榻,正借着明灭不定的残烛,悲愤满腔,执笔写下《示儿》遗嘱。观看此图,如睹实景,似闻黑夜沉沉的窗外那呼啸而过的愁惨寒风,似见抱病挣扎而起的诗人执笔颤抖的动作。透过诗人的面部表情,更能感受到诗人弥留之际忧心如焚、肝胆欲碎的悲愤心情。这幅图再现了诗人写作本诗时的情景,一下缩短了历史距离,把学生带入“气氛”之中,收到了以观入境的良好效果。  5、以听入境  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也是引导入境的手段之一。教师充满情味的范读,学生声情并茂的吟诵,都可成为引导入境的听觉刺激,而教师的范读尤其重要

8、。教师范读,实际上是在“扮演”诗人角色。范读得好,学生就能从教师的表情、语调中“看到”诗人的形象。为求“扮演”逼真,教师课前要反复吟诵琢磨。以听入境,还可以让学生听录音。这是教学王安石《泊船瓜洲》的一个片断:伴着悠扬婉转的笛声,教师声情并茂地叙述,一幅“大江夜吟图”徐徐展开:  “明月高照,大江横流,春风阵阵,水暖花香。这是北宋年间一个宁静的春夜。夜色朦胧,瓜州渡口的一只小船上,五十五岁的诗人王安石正在隔江远眺。江面宽阔,月光与水气交融,混成苍苍茫茫的一片。南岸,京口依稀可见,几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