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应对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论文

巧妙应对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论文

ID:9787838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9

巧妙应对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论文_第1页
巧妙应对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论文_第2页
巧妙应对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论文_第3页
巧妙应对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论文_第4页
巧妙应对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妙应对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妙应对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摘要: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并不少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了解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并掌握逆反心理的化解艺术,探寻疏导消除逆反心理的有效措施。同时,学生逆反心理的化解,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关键词:青春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化解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9-0046-02如今,青春期学生的逆反现象并不少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斗智斗勇,每天都会上演。教师要求这样做,学生偏不做;不准学生做的事,偏要去做;在行为上作出公开对抗,我行我素。教师若不及时纠正,不但会

2、妨碍学生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了解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并掌握逆反心理的化解艺术。1.逆反心理的成因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1.1主观原因1.1.1逆反心理在人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但青春期表现得更为明显。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幼时的简单正向思维开始往逆向和发散型思维发展,而逆向思维正是逆反心理的主要诱因。我们的学生在心理上的独立意识急剧增强,渴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管束,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和观点,并开始对事物持有批判观

3、点。另外,青年人也喜欢追求标新立异,甚至哗众取宠,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把老师的劝说、提醒、要求和批评,看成是一种束缚和压迫,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1.1.2由于社会阅历浅,经验的不足,知识面贫乏,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事物的观点简单肤浅,导致他们在认知事物、看待问题与实际之间偏差较大,从而出现认知上的片面、偏执和极端化,批判能力往往也是盲目的。1.1.3青春期的学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自尊心强,但又脆弱。尤其在遇到评判或挫折后觉得失面子,造成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在困难面前缺乏意志力,对鼓励和帮助也毫不领情,索性自暴自弃,一蹶不振。1.1.4青春期的

4、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不允许看的,越想看个究竟。不允许做的,越想要尝试一下。为了满足好奇心需要,就往往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背道而驰。1.2客观原因1.2.1同龄或相近年龄的学生之间相互影响最为突出,他们有着共同的心理感受与需求,有相近的兴趣爱好,容易找到共鸣。同伴中不良英雄观和偏差行为会造成群体成员的心理上发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他们容易受到怂恿,作出顶嘴、违规、唱反调等反抗行为,以达到出风头的目的,获得同伴的称赞与吹捧。再加上青春期学生心理的不稳定性和模仿性,导致其逆反心理形成。1.2.2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家教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

5、心理品质和个性。部分家长缺乏正确的管教方法,或者家庭环境恶劣,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形成。有的家长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忽略孩子自己的真实意愿,求胜心切,导致孩子压力过大从而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将孩子看成私有财产,具有绝对权威、专制、严苛、命令式口吻、不尊重孩子人格,导致孩子对管教产生抵触,在情绪上出现不满,从而以反抗来释放压抑。也有的家长过分关注孩子,过分溺爱、迁就,让孩子没有正确的是非观。一旦离开家庭环境在外界受到批评或指责,孩子在心理上承受不了。1.3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1.3.1有的教师工作无热情,在思想上存在

6、为完成任务而应付了事的想法,不认真探究更好的教育方法和有效的教导手段,教育方法单一、生硬,教育内容和形式呆板乏味,使学生反感。1.3.2有的教师为了塑造自己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形象,专制教育、对犯错学生严厉斥责、讽刺挖苦、体罚、不尊重学生、不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导致学生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拒绝接受教师的说教,不愿配合教师提出的要求,在行为上对立反抗。1.3.3有的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标准上有失公平,偏袒喜爱的学生,针对“眼中钉”,对不服的学生,采用高压政策,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逐步形成师生感情上的冷漠

7、、疏远、对立,这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最直接的原因。2.化解逆反心理的艺术学生逆反心理的化解,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来正确引导学生、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呢?哲学上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关于逆反心理也是如此。我们要正确的认识逆反心理,它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意义,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教师对逆反心理善加“利用”,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引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创造生活中的奇迹,因势利导、逐步调适、促其成材。2.1“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

8、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师生关系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