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颜色与褐变作用.ppt

食品颜色与褐变作用.ppt

ID:56387896

大小:49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6-14

食品颜色与褐变作用.ppt_第1页
食品颜色与褐变作用.ppt_第2页
食品颜色与褐变作用.ppt_第3页
食品颜色与褐变作用.ppt_第4页
食品颜色与褐变作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颜色与褐变作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章褐变作用与食品颜色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非酶褐变与酶促褐变的概念与分类;2、了解非酶褐变与酶促褐变的历程及其对食品品质影响;3、掌握非酶褐变与酶促褐变的控制方法与措施;第九章褐变与作用食品颜色褐变是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发生的常见现象,有的褐变能提高食品的品质与风味,如面包、糕点和咖啡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褐变,有的能降低食品的品质与风味,如蔬菜与水果加工贮藏过程中发生的褐变。9.1褐变的分类非酶褐变:(1)羰氨反应引起的褐变;(2)焦糖化引起的褐变(3)抗坏血酸氧化引起的褐变酶促褐变:9.2非酶褐

2、变9.2.1羰氨反应1921年,法国化学家Mailard发现葡萄糖与甘氨酸溶液共热即产生褐色色素,并称此色素为类黑精。以后人们就将胺、氨基酸、蛋白质与糖、醛、酮之间的反应统称为Mailard反应或羰氨反应。9.2.2焦糖化褐变(Caramellization)糖类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当加热至其熔点以上时,糖通过脱水形成酱色物质,或通过裂解形成一些挥发性醛、酮类物质后,进一步缩合、聚合形成粘稠状的黑褐色物质的反应称为焦糖化反应。9.2.3抗坏血酸褐变作用抗坏血酸褐变是果汁在贮藏过程中变色的主要

3、原因。其实质在于其形成的酮、醛等物质和氨基化合物反应后进一步缩合、聚合形成的褐色物质。影响抗坏血酸氧化褐变的因素:抗坏血酸浓度、pH、金属离子、抗坏血酸氧化酶等。就pH来说,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其褐变速度大大加快。9.3非酶褐变对食品质量的影响(1)营养价值丢失。(2)风味丧失。(3)对罐装食品的保藏产生不良的影响。非酶褐变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罐装食品贮藏过程中会出现“膨听”现象;当然,非酶褐变也可能给食品品质带来一些有效的作用如产生的醛、酮等物质会增加食品的抗氧化能力。9.4非酶褐变的控制(1

4、)降温与控氧褐变的温度系数为3-5,30℃以上褐变快,20℃以下褐变较慢,当温度达到80℃或以上时,氧气对其影响不大,当温度为室温条件下,则氧气可大大加非酶褐变作用。所以容易褐变的食品采用真空包装、低温贮藏则可较好地防止其褐变。(2)控制水分含量水分在10%-15%时最易发生褐变,完全干燥后,则褐变速率大大下降。所以容易褐变的固体食品将水控制在3%以下,可很好地抑制其褐变。不过干制的猪肉制品虽然水分低,但由于油脂氧化加速,则其褐变也非常速迅。液体食品通过降低其浓度,则可较好地防止褐变。(3)改变pH值

5、羰氨反应是可逆的,在稀酸条件下,羰氨缩合产物很易水解。所以降低pH值是控制褐变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蛋白粉在脱水干燥前先加酸降低pH值,在复水时加Na2CO3恢复pH值就是为了有效控制非酶褐变作用。另外,在酸性条件下,维生素C的自动氧化速度较慢,且可逆。(4)使用较不易发生褐变的食品原料羰氨反应的速度与糖及氨基酸的结构有关。对于糖来说,双糖的褐变速度小于单糖,单糖中六碳糖的褐变速度小于五碳糖。在所有羰基化合物中,以α-已烯醛褐变最快,其次是α-双羰基化合物,酮褐变速度最慢。对于氨基化合物来说,褐变速度为

6、:蛋白质>肽>胺类>氨基酸。在氨基酸中,碱性氨基酸褐变速度较快,ε-位或在末端者,比α-位上较易褐变,所以赖氨酸褐变损失率最高。由于脂类氧化和热解可产生不饱和醛、酮及二羰基化合物,因此,不饱和度高、易氧化的脂类亦易与氨基化合物发生褐变反应。(5)亚硫酸处理羰基可以和亚硫酸根形成加成化合物,其加成物能与氨基酸化合物缩合,但缩合产物不能再进一步生成Schiff碱和N-葡萄糖基胺,因此,可用SO2和亚硫酸盐来抑制羰氨反应。(6)钙离子处理钙离子可同氨基酸结合成为不溶性化合物,因此,钙离子具有控制褐变作用。有

7、些食品加工中,当使用SO2不能有效地控制褐变时,配合使用CaCl2则可很好地控制褐变作用,如马铃薯的加工中。(7)生物化学方法当食品中糖含量低时,可用发酵法将糖除去。如蛋粉和脱水肉末的生产中就是采用这种方法。使用酶制剂如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结合可除去食品中微量的葡萄糖与氧。9.5酶促褐变9.5.1酶促褐变的概念食品中的酚类物质和抗坏血酸等物质在有氧的条件下,被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作用下生成褐色物质的作用称为酶促褐变。一般当较浅颜色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香蕉、土豆等受到机械损伤,或受

8、冻受热时造成酶与底物大量接触后则易发生酶促褐变。9.5.2酶促反应的历程(1)多酚类被多酚氧化酶氧化的历程不同蔬菜水果其褐变的底物不同。马铃薯褐变的最适底物是酪氨酸;有些水果如桃、苹果等褐变的底物不是酪氨酸,而是绿原酸;香蕉褐变的底物是3,4-二羟基苯基乙胺;有些水果的阿魏酸和咖啡酸;茶叶中褐变的底物是儿茶素。(2)抗坏血酸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引起的褐变两种酶在有氧条件下均可催化抗坏血酸氧化,其历程同非酶氧化历程。过氧化物酶也可催化酚类化合物的氧化。9.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