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第2课时编辑数据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2课时编辑数据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ID:56437013

大小:10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4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2课时编辑数据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2课时编辑数据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2课时编辑数据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编辑数据2》教案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中涉及了数据的编辑、美化以及使用公式计算等诸多内容,内容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在这第一节中就掌握几乎是不可能。所以决定把第一节的内容分成两节,上节学习了数据的输入及美化,这节学习公式和函数的计算。学生情况分析上节课通过学习Excel的编辑输入及美化,但Excel的真正用途学生没有理解,电子表格主要是快速进行数据的计算。教学目标1.根据需要输入数据。2.熟练运用公式与函数进行必要的数据计算。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是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教学方法采用教师引导、学生

2、探究的方式,通过对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掌握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导入新授1.导入(5分钟)打开“未来身高.xls”文件,输入自己的姓名及父母亲的身高。观察一下后面的数据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引出公式的使用)2.新授(1)利用公式计算(10分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在最后一个单元格的编辑栏中有“=(B3*0.923+C3)*1.08/2”,这就是Excel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用处:进行数据的运算。(它比使用计算器好处多了,我们可以先算一个,然后使用上节课学习的填充柄快速完成

3、其他的计算)我们再观察D3和D6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共同之处:前面都有一个等号=,这是Excel中公式使用时必须注意的,必须=开头。不同之处:等号后面有单元格名称也有具体的数值。这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来完成。这类似于同学们做的数学题,加减乘除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来完成,如果用到单元格里的数值时,不能用具体的数来计算,要用单元格的名称来表示,为什么会这样呢,同学们可以试着改一下你父亲的身高观察一下,只要改了数据后,后面的公式计算出来的自己的身高也会跟着变,如果用具体的数据的话,它就不变了。(2)在公式中使用函数

4、(15分钟)明白了使用公式的道理后,我们来练习一下,找到“卡拉OK评分表”工作表,然后在总分一列中计算“1号选手”的得分,即七个评委的分数相加。算出一个同学的得分后,其他同学的得分还需要不需要再一个个算呢?找一个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他是怎么快速算完其他同学的得分。如果我们的评委很多的话,一个个加起来是不是有点慢呢?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完成这个任务呢?同学看课本89页的“几个常用的函数例子”,“学生操作,并让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学生观察并回答学生操作观察变化,并总结规律学生练习使用公式计算得分,并让一名学

5、生演示如何快速计算其他选手的得分。学生练习5’10’15’作品展示总结=B3+C3+D3+E3+F3+G3+H3+I3”可以用更简便的=sum(B3:F3)来完成,sum就是求和函数。同学们试用一下Sum函数。除了Sum函数,我们还要掌握几个常用的函数: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最大值函数Max,最小值函数Min,同学们利用10分钟时间分别试用这几个函数。3.提高(8分钟)打开“主要城市平均气温”,利用学过的方法快速计算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4.评价总结(5分钟)小组内互评,教师从每组中随机抽查

6、学生的完成情况,集体展示和互相学习。保存好表格。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Excel知识呢?使用Sum函数学生练习使用Average,Max,Min函数。学生自主实践,并小组内互评。公式及函数的使用,还会使用填充柄填充公式。8’5’2’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