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诗词五首》.ppt

新人教版《诗词五首》.ppt

ID:56477392

大小:3.41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0-06-19

新人教版《诗词五首》.ppt_第1页
新人教版《诗词五首》.ppt_第2页
新人教版《诗词五首》.ppt_第3页
新人教版《诗词五首》.ppt_第4页
新人教版《诗词五首》.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诗词五首》.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饮酒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曾祖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父曾任太守一类官职。渊明八岁丧父,家道衰落,日渐贫困。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他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他的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九岁以前家居时期,“猛志逸四海”,有“大济于苍生”之志。二十九到四十一岁或仕或隐时期“一心处两端”四十一岁辞彭泽令隐居躬耕时期,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 人

2、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史记当他在做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来带相迎,以示敬意,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示归隐的决心。……他(陶潜)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所以现在有人称他为“田园诗人”,是个非常和平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从家丁脚上取鞋给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自然状态,实在不易模仿。他穷到

3、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主要作品文:《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2.朗读诗歌,初步感悟意境。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4、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研习第一层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因为“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远离的是什么?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研习第二层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名句名在哪里?①刻画出一个采菊形象。“采菊东篱下”,为何偏采“菊”?“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隐逸者也”,“晋陶渊明独爱菊”。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

5、菊残犹有傲霜枝——耿介;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高洁。元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渊明常以孤云、松菊自比,表现了诗人孤芳自赏、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刻画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形象。②从情与景的关系来看: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

6、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天真意趣。另外,“采菊”是俯,“见南山”是仰,俯仰之间,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合,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诗的主题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杜甫他是谁?他的诗多沉郁顿挫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他是唐代最伟

7、大现实主义的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春望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