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_教师用书:板块2_专题5_考点2_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_含解析.doc

【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_教师用书:板块2_专题5_考点2_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_含解析.doc

ID:56521724

大小:23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6-26

【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_教师用书:板块2_专题5_考点2_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_含解析.doc_第1页
【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_教师用书:板块2_专题5_考点2_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_含解析.doc_第2页
【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_教师用书:板块2_专题5_考点2_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_含解析.doc_第3页
【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_教师用书:板块2_专题5_考点2_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_含解析.doc_第4页
【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_教师用书:板块2_专题5_考点2_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_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_教师用书:板块2_专题5_考点2_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_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二 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 (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考生考生答案误区诊断甲生[B][C][D]A项,在解答虚词题时,考生如果具备扎实的课本知识,掌握简单便捷的代入验证法,就能够轻松得出正确答案。“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中的“其”为代词,译为“他们”。以此带入“如此,则诸侯其至乎”,那么就得出“诸侯他们到来”这样一种肯定句。然而根据“乎”和后文内容来看,此处应为一种疑问句,据此分析便可得知“其”应为

2、副词,表示揣测语气,可译为“或许”“大概”,而不是“他们”。(乙生[A][C][D]B项,考生由于缺乏语境意识,误以为“青,取之于蓝”中的“于”与“服之轻重便于身”中的“于”都为介词,译为“从”。其实,只要考生能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就能够推知“服之轻重便于身”中的“于”应该解释为“对于”,而不是“从”。丙生[A][B][D]C项,考生在解题时,分不清介词(不单独使用,只能和名词组成介宾短语做状语,来修饰谓语动词)和连词(连接词语、短语和句子)。对选项缺乏语法分析,误以为两者的词性和意义都为介词,译为“拿,用”。本项中,“曷

3、以”是个介宾短语(宾语前置),而“以待”就不能构成介宾短语,它是单独使用的,是连词。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A项,副词,表推测,大概/代词,他们;B项,介词,对于/介词,从;C项,介词,拿,用/连词,表目的,来;D项,连词,表转折。文言虚词含义判断“7法”1.代入验证法(针对“短板一”)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如2014年山东卷中的“不与市中儿嬉敖”和“客亦

4、知夫水与月乎”两句,判断“与”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我们首先关注第二句,第二句话出自《赤壁赋》,句中的“与”连接了“水”和“月”,是连词,译为“和”,把这个用法代入第一句中,句意不通,可以判断两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结合语境判断,第一句中的“与”是介词,译为“跟”。2.语境分析法(针对“短板二”)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又如:2015年天津卷中

5、的“于凉州造浮图”一句,根据句意“在凉州建造佛塔”,就可确定“于”是介词,译为“在”。3.语法切入法(针对“短板三”)根据虚词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判断其大概含义。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作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4.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

6、词,其用法是固定的。用“者”“也”“乃”“为”表判断;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宾语前置,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和“何陋之有”。5.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逍遥游》中的“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和《兰亭集序》中的“不能不以之兴怀”:前一个“之”是动词,“往、到达”;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6.对称分析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

7、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7.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之”,指代人、事、物,一般作宾语,如“吾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如“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放在倒

8、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专项练]代入验证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导学号:98142010】《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