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教案(第2课时) 苏科版.doc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教案(第2课时) 苏科版.doc

ID:56586228

大小:14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9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教案(第2课时) 苏科版.doc_第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教案(第2课时) 苏科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教案(第2课时) 苏科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2滑轮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2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2、知道滑轮组的作用,能根据滑轮组的组装判断省力情况。3、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重点滑轮组的特点难点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滑轮组的绕绳方法教学过程复备一、复习1、定滑轮的特点是可以但不可以;定滑轮的实质是一种杠杆。2、动滑轮的特点是可以但不可以;动滑轮的实质是。二、滑轮组问题1:认识滑轮组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滑轮组?通过观察图11-20,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

2、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问题2: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来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截线法”.答: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1)首先要分清哪是定滑轮,哪是动滑轮;(2)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看跟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几股,那么n就是几.在图甲中我们用虚线把重物和动滑轮从滑轮组隔离,以重物和动滑轮为研究对象,有四根绳子承担动滑轮及重物,所以用力F=。同理,分析乙图可知,提起重物及动滑轮的力F=。这种绕线

3、方法可简记为“偶定、奇动”.问题3:组装滑轮组时,应该怎样绕线?答: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1)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应固定在动滑轮的框架钩上,然后依次绕过滑轮;(2)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应固定在定滑轮的框架钩上.问题4:滑轮组有哪些特点及应用?1.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钩码质量(g)钩码上升的高度(m)弹簧测力计示数(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11000.10.50.322000.10.90.3(1)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定滑轮的最少个数分别为:动滑轮

4、为个;定滑轮为个。(2)该实验中运动速度(V物与V拉)的关系为。想一想:在设计滑轮组时有哪些依据:滑轮组使用过程中力(F与G)的关系:。移动距离(s与h)的关系:。运动速度(v物与v拉)的关系:。例题1.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⑴用G/2的力提起重物;⑵用G/3的力提起重物。例题2.设计一个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将重为800N的A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不计动滑轮及绳重、不计摩擦阻力).想一想有几种方法。板书设计二、滑轮1、定滑轮的特点和实质2、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3、滑轮组的特点和组装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