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综合演练 《古诗鉴赏》课后限时作业(十四).doc

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综合演练 《古诗鉴赏》课后限时作业(十四).doc

ID:56602926

大小:1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9

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综合演练 《古诗鉴赏》课后限时作业(十四).doc_第1页
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综合演练 《古诗鉴赏》课后限时作业(十四).doc_第2页
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综合演练 《古诗鉴赏》课后限时作业(十四).doc_第3页
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综合演练 《古诗鉴赏》课后限时作业(十四).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综合演练 《古诗鉴赏》课后限时作业(十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李 贺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注】 箨(tuò):竹笋皮。母笋:。(1)“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夜千尺,冲霄直上,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竹子拔节上长、远离池泥的勃勃生机和非凡气势。(2)刘禹锡《庭竹》诗云:“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与李贺同是写竹,但其象征意义有所不同,请作简要比较。【答案】 两首诗都表现了竹的生命力。李贺诗中的竹象征了胸怀大志、报效

2、国家的人才,刘禹锡诗中的竹象征了不避贫困、随遇而安的君子。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和《淮上遇便风》苏舜钦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绊,追求尊严和自由的理想。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悲 秋[南宋]黄公度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注】 诗人因反对朝廷投降求和而被贬为肇庆府通判。(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答案】 颔联融情于景。诗句描写了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而静谧的荒野、

3、寥廓苍茫的天空等萧瑟、落寞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怅惘、孤独的情感。(2)后人评此诗“格调高致”,请结合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答案】 古人写悲秋多从自己的身世经历诉离别,寄愁思,多作“儿女悲”的个人感慨;而本诗却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表现了诗人不念个人得失的豪迈气度和胸怀天下的伟大抱负。-4-用心爱心专心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晚出新亭[魏晋南北朝]阴铿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注】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南),地近江畔,是朝士们游宴之所。讵:岂,哪里。(1)这首诗情景交融,请联系

4、中间四句诗作简要分析。【答案】 中间四句通过对落潮、晚云、远戍鼓、寒山松的描绘,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晚出新亭、乘船入江后的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凄凉、冷落而又令人胆寒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孤舟远征的内心悲苦。“潮落”二句通过写落潮昏云,暗示诗人心潮不平,心情沉重。戍鼓声声,自非太平之日;天寒草衰,也非远游之时。“远戍”二句通过所闻所见来进一步渲染“离悲”气氛。(2)杜甫曾赞美李白:“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请从炼字和修辞方面谈谈本诗斟词酌句的妙处。【答案】 炼字:“寒山”二字,用得极妙,不仅使人看到秋山万木落叶的萧瑟景象,而且

5、读来使人顿生寒意。修辞:中间四句对仗工整,讲究声律,与唐人的五律相当接近;最后两句采用反问修辞,直抒情怀,感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陆 游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注】 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二鼓尽,二更结束。琼糜: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糜,糊状食物。(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答案】 一个安贫乐道,孜孜以学(或勤奋读书

6、)的清苦诗人形象。(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答案】 “白发”对“青灯”,“无情”对“有味”,“老境”对“儿时”,形式上对仗工整,对比鲜明;“侵”字点出岁月无情,而头有“白发”逼近“老境”之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有味”二字体现了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江神子苏 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筵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拟待曲终寻问取,

7、人不见,数峰青。-4-用心爱心专心【注】 苏轼在游览西湖时,一位少妇慕名拜见并为其弹奏了一首古筝曲,苏轼由此为她写下了此词。湘灵:古代神话中说尧帝有两个女儿,一个名叫娥皇,一个名叫女英,她们死后成为湘水之神,故称为湘灵。唐代诗人钱起写有《省试湘灵鼓瑟》诗,内有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1)上阕以写景为主,但又不纯是写景。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答案】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以景喻人,用芙蓉的美丽比喻少妇的美丽;“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以景拟人,表面上写白鹭在欣赏少妇仪态之美,实则写出了作者对少妇的欣赏,表现了作者对少妇的赞赏之情

8、。(2)下阕写音乐,乐曲有怎样的特点?是怎样写出这种特点的?【答案】 哀伤、悲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