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doc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doc

ID:56644484

大小:9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01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目标案】1.初步学会利用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实验技能.2.理解不同条件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能在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预习案】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会聚的点称为凸透镜的_________,用字母______表示.______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

2、为焦距,用字母_____表示.3.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简称为_______,用字母_______表示;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简称为_______,用字母______表示.4.在下图中用字母标出凸透镜的焦点F和二倍焦距处P(焦距为10cm):第4题图【探究案】知识点:探究凸透镜成像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猜想: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可进行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讨论下面问题、相互交流等方法设计实验方案.(1)选择的器材:_

3、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安装和调整仪器,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3)如何找到清晰的像?(4)如何确定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5)如何观察凸透镜所成的虚像?(6)什么是物距、像距?如何确定焦距?进行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凸透镜的焦距f=____cm)物距像距像的性质(u/cm)(v/cm)倒正大小虚实u>2fu=2ff

4、___与_________的分界点.(2)像的变化规律:物近像_____,像变_______;物远像_____,像变_______.【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明同学按计划将蜡烛依次置于图中的a、b、c、d、e五点进行探究,在蜡烛置于_____点时,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在将蜡烛置于____点时,光屏上能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在将蜡烛置于_____点时,烛焰不能通过透镜成像;在将蜡烛置于_____点时,观察到的像最大;在将蜡烛置于____点时光屏上能成倒立等大像.例1图【变式练习】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

5、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的20cm处,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总结案】【检测案】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大于20cmB.等于20cmC.小于10cmD.大于10cm且小于20cm2.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

6、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A.焦距以内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3.同学们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______位置以后,所成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______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4.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所示的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第4题图(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____调(选填“上”或“下”);调

7、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3)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____点(填字母符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