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ID:56646754

大小:29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01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2、概述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能力目标1、说出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2、通过观察分析视频、图片、数据、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处理信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将基因传递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学会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简单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2、认同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学会感恩父母。教学重点

2、和难点: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绳子(2)人体染色体图片(3)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图片等。教学设计:新课导入: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复习提问题目)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性状: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生物的各种性状又是由基因控制。新课讲授展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图片,质疑: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那么成千上万的基因是如何通过

3、这座“桥梁”的呢?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板书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一、基因、DNA和染色体(一)现在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教材29页“基因、DNA和染色体”部分。1、什么是基因?2、基因、DNA、染色体位于细胞哪个结构中?3、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试着将它们填写在下列的关系图解中。板书关系)(二)观察与思考,讨论探究“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多少个DNA,多少基因呢?请同学们将书翻到30页,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小组合作完成讨论问题。”1、数一数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

4、体,为什么这些染色体是成双成对的?2、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染成不同的颜色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一个基因吗?3、请你根据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观察与思考并回答后面的讨论(1)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2)不是,每条染色体上不同区段的颜色不同,表明其成分上的差异,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颜色区域数目。(3)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是遗传物质,基因是染色体上能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

5、段,每条DNA上有无数的基因。(4)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不断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及时补充。师生总结:由此可见,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是23对。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的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形状。小结: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

6、个DNA上有无数个基因。讲到这里你知道基因是如何通过精子和卵细胞这座小桥的了吗?(染色体)(过渡)“所以研究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就可以转化为染色体在亲子间的传递!下面我们就看一看染色体携带基因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二、基因在精子或卵细胞中的传递先演示错误的染色体变化图,子代体细胞变为46对染色体这样行不行?引出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旦染色体数目异常,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出示21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性腺发育不良的图片资料。那么为了保持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父亲和母亲究竟把各自的多

7、少条染色体,多少基因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给了子女?出示资料,让学生阅读分析。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对体细胞只有两对染色体的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两条染色体(由每一对里的一条组成),而受精卵则又恢复到两对染色体。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和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得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阅读资料,得出结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

8、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图片动态演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染色体的对半减少。请学生填出生殖过程中,正确的染色体变化图。下面我们任选人体23对染色体中的任意一对,并用一个字母来代表基因,你能完成下面的填图吗?看谁填得正确(板书7)。如果是两对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呢?你会吗?点评学生作业。本节内容小结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什么?(精子和卵细胞)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基因第是如何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