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doc

浅谈小学数学课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doc

ID:56654950

大小:29.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01

浅谈小学数学课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doc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doc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doc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课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海阳实验小学   纪晓燕  《科学课程标准》中的一条基本理念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依赖教师精心创设的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但是,科学的探究活动如何设计和实施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呢?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改中认真学习,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现在,就如何在数学课上开展探究性学习谈几点自己浅显的体会。一、创设问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巧设铺垫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

2、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年龄小,见识少,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动机,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乐于去探究。  课堂引趣,一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布谜设障。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时,

3、我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带来了什么礼物?猜来猜去,没猜对,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想知道老师到底带来了什么,然后我出示了储钱罐。二要“妙”,开课引题,要具有延伸性,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为探究学习巧设铺垫。二、指导学生拓展探究方法,为探究性学习开启大门  探究,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然而,我们在实际授课中认识到: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很稚嫩,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很薄弱。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尤为重要。1、在操作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

4、是:问题——操作——发现——结论。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感悟。如:在教学退位减法,45-9时,我是这样引导的:(1)“45-3”你会用小棒摆吗?(从4捆5根拿走3根)(2)“45-9”你也用小棒摆摆看,会发现什么?(3)5减9不够减怎么办?(四人一小组,先自摆,后交流摆,也可以看看别人摆的)2、在实验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实验——对比——结论。在实验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如在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时,师提示学过圆柱体体积公式,让学生进行削铅笔比赛、说变化,然后进行实验:拿出制作好的圆柱和圆锥进行装沙实验,从中找出圆柱

5、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边实验边记录,通过分析得出圆柱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在探究中得出结论。3、在游戏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游戏活动——解决问题——结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玩中得出学习结论。如一年级教材中的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所设内容是通过投球比赛来进行的。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领悟力差,对“投中”、“没中”理解不透。因此,教学时,教师先进行投球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通过活动理解“投中”、“没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观看课本情境图,选出优胜者

6、画上笑脸,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讲讲你是怎样选的?让学生又带着问题继续探究,从而列出减法算式,得出结论。4、在猜想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猜想——探究——验证。先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探究寻找规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有些学生可能会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影响,会猜“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数是3、6、9的数”。接着出示一组数:13、23、26、29、49、46……学生发现这些数都不能被3整除;而另一组数:12、15、36、39、42、45…

7、…反而能被3整除。这样,通过猜想揭示矛盾,造成学生认知不平衡,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为什么后面这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呢?学生又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猜测探究。三、注重合作探究,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小组讨论合作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间,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学生的合作者。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

8、现了一些弊端。如:部分学生只跟在别人思维后面走,没有独立见解,很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这有待于教师及时地发现、调节、解决。另外,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一节课小组合作的次数不应出现太多,时间长了会使学生厌倦,不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