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泥土的歌(三)(第1课时)教案 湘艺版.doc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泥土的歌(三)(第1课时)教案 湘艺版.doc

ID:56658220

大小:1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02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泥土的歌(三)(第1课时)教案 湘艺版.doc_第1页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泥土的歌(三)(第1课时)教案 湘艺版.doc_第2页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泥土的歌(三)(第1课时)教案 湘艺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泥土的歌(三)(第1课时)教案 湘艺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泥土的歌(三)教学目标:1、能专心聆听传统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哼唱期中的一两手作品。2、能对有关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简单地概括劳动号子与山歌的基本特征。3、能自信、大胆地参与各种音乐表现活动。教学设计亮点:   从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场景切入,让学生走入他们的生活,再聆听和学习他们生活中有感而发的歌曲,利用“角色换位”的方法让学生走进传统民歌。教学重点:完整的学唱演唱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教学难点:能总结出劳动号子与山歌的基本特征。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

2、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导语:让我们在影片中,跟随一位老爷爷去了解一段历史吧!观赏:纪实片《船工》的视频片段。交流:在影片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船工及有节奏的呐喊声。讨论:船工们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呐喊声有什么不同?展示两幅图片(平水与急流)。(引导学生从节奏、速度、力度方面进行回答。平水时节奏比较平缓、速度适中、声音力度相对较弱,急流时节奏比较密集、速度逐渐加快,力度较强。)跟随老师的手势,用“弱缓—强急—弱缓”的声音表现船工们遇到不同情况时的喊声。(弱缓手势:右手平放腰间,根据节奏向前划拍;强急

3、手势:右手抬至头部,用力点拍。)2/4嗨--

4、嗨--

5、嗨--

6、嗨--

7、嗨0

8、嗨0

9、嗨0

10、嗨0

11、嗨--

12、嗨--

13、嗨--

14、嗨--

15、

16、【设计意图】     从船工纪实片导入该课,首先让学生对船工的劳动场面有直观地了解,感受劳动号子与劳动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随后简单的船工号子的参与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学生接下来认真欣赏《澧水船工号子》并了解其结构做好铺垫,而老船工抚摸纤夫石的画面为课堂尾声“呼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设计埋下伏笔,遥相呼应,加深学生的感触。新课教学1、《澧水船工号子》简介:船工号子的由来。欣赏:聆

17、听《澧水船工号子》,在音乐中用强弱缓急的手势表现作品的变化。(听赏时教师用手势一起参与,进行引导。)分析:澧水船工号子的种类和结构。学唱:老师领大家和,学唱《澧水船工号子》的引子部分。表现:创设情境,加入“摇橹”的动作与老师呼应,老师变换领唱速度,学生配合。探究:船工为什么要在行船拉船的过程中唱船工号子呢? 2、劳动号子的种类及代表作品听赏A、介绍:简介民歌中劳动号子的定义及由来。B、欣赏:聆听湖南《打硪歌》、东北《哈腰挂》以及湖北《催咚催》等三首不同种类的劳动号子片段,把握这些作品的相同特点。(在欣赏后

18、结合视频和图片简单介绍不同的劳动形式。)C、总结:请学生从曲调、节奏、演唱形式及传唱环境上总结劳动号子的基本特征。【设计意图】在欣赏时用手势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乐曲的变化,提升学生的专注力。通过感受、体验、表现、探究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加深对劳动号子特征的理解,建立学生对作品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