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案学案一体化 陆地和海洋 水循环、地理环境整体和差异性.doc

高三地理教案学案一体化 陆地和海洋 水循环、地理环境整体和差异性.doc

ID:56662769

大小:1.29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02

高三地理教案学案一体化 陆地和海洋 水循环、地理环境整体和差异性.doc_第1页
高三地理教案学案一体化 陆地和海洋 水循环、地理环境整体和差异性.doc_第2页
高三地理教案学案一体化 陆地和海洋 水循环、地理环境整体和差异性.doc_第3页
高三地理教案学案一体化 陆地和海洋 水循环、地理环境整体和差异性.doc_第4页
高三地理教案学案一体化 陆地和海洋 水循环、地理环境整体和差异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教案学案一体化 陆地和海洋 水循环、地理环境整体和差异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地理教案学案一体化陆地和海洋3水循环、地理环境整体和差异性一、重点、难点1、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2、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二、知识梳理(一)陆地环境组成——陆地水:1.陆地水体:(1)类型①按空间分布分:<1>地表水。江、河、湖水、冰川、沼泽水。<2>地下水。潜水、承压水。②按更新循环周期分为:<1>静态水。更新缓慢、循环周期长。如:冰川、深层地下水

2、。<2>动态水。更新快、循环周期短。如:江、河水,浅层地下水。(2)目前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补给方式:①大气降水。河流流量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我国大多数河流。②冰雪融水。河流流量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我国西北一些河流。③地下水、湖泊水与河水,具有互补关系、河流流量稳定。3.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掌握水循环示意图)(1)主要环节: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2)类型:①

3、海陆间大循环②海上内循环③内陆循环(3)意义:促进水体的更新、促使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流动、塑造地表状态、影响气候(二)陆地环境组成——生物1.生物的分布与环境:(1)气候对植物分布的影响:①光照:<1>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2>喜光植物在林中上层或阳坡。<3>喜阴植物在林中底层或阴坡。②热量——重要条件:<1>从赤道向两极热量减少,形成不同植被带。<2>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减少形成不同植被带。③水分:从沿海向内陆降水减少,形成不同植被带;迎风坡与背风坡植被带不同。也影响植物个体形态——水生、旱生(2)植

4、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如:①不同自然带——气候类型②个体形态:骆驼刺——干旱环境;莲———水生环境;旗形树冠指示风向;③污染:矮牵牛花完好叶片伤害——SO2污染。④年轮:水热丰富,则年轮宽⑤地质:断层处两侧植物不一样⑥矿物:铜草说明有铜矿2.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①根源:光合作用。②途径:生物循环。③光合作用的意义:<1>促使化学元素迁移。CO2转化成O2<2>促使物质转化。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3>促使能量转化、流动、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④光合作用对环境作用:<1

5、>对大气圈:改变大气成份,使二氧化碳等转变为氧、氮。<2>对水圈:改变陆地水化学成份和陆地水分布状况。<3>对岩石圈: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参与沉积岩的形成。(2)绿色植物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方面的作用:①保护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②改善生态: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业稳产、高产。(三)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概念: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作用

6、:①为植物生长提供肥力及扎根立足条件。②是活跃场所、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2.肥力的概念: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3.土壤的物质组成:①矿物质。是成土母质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是土壤的物质基础。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②有机质。集中在表层,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③水分。④空气。上松下紧的土壤透水通气,蓄水保肥。4.理想土壤成份的体积比例①固相。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0%。②液相。水分占20%—30%。③气相。空气占20—30%。5

7、.土壤的形成(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岩石(风化)→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着生)→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翻土耕作)→耕作土壤→粮食(2)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①有机质的积累过程。②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3)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合理耕作经营可以保持不断改良、提高土壤肥力。黑土的保护,红壤的改造。②耕作经营不合理引起土壤肥力减退、土壤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四)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1.整体性2.地域差异(1)形成:地带性:①纬度位置不同——热量水分不同。②海陆位置不同——水分不同。

8、③高度不同——水热不同。非地带性:(2)表现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1>原因:以热量为基础,水热共同作用形成的。<2>特征: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1>原因:以水分为基础。<2>表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有规律变化。③山地垂直分异<1>原因: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不同。<2>特征:自然景观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垂直分布的规律。④非地带性分布:受海陆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