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docx

ID:56665760

大小:46.6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02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docx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docx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docx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docx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认识“暮、瑟”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暮、吟”等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课件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师生齐背《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板书诗题)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课件出示白居易的简介。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

2、自读古诗,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2.同桌之间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做到把字音读准确。3.课件出示会认生字,指名读。声母易读错字:暮(mù)、瑟(sè)。4.读诗题。提问:从“暮江吟”这个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预设1:“暮”表明此时是傍晚。预设2:“江”表示诗人在江边。预设3:“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如孟郊的《游子吟》,于谦的《石灰吟》)。小结:学会利用注释读懂古诗。5.指导书写“暮、吟”。点拨:“暮”字中的两个“日”,上面的“日”要扁,下面的“日”要写得瘦小。“吟”字右边是“今”,不是“令”。6.引导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指导朗读诗题。“吟”要读得舒缓。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一)学习第一、二句。1.课件出示夕阳西下时江上的景色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景物。齐声朗读前两句诗。2.理解重点词语。(1)思考、交流:“铺”是什么意思?通过“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或“射”可不可以?(2)学生看注释,结合注释说说诗句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何特点。(诗句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青绿半江红。)(板书:残阳 江水)3.江水为什么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结合生活实际说一

4、说。4.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一道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二)学习第三、四句。1.课件出示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指名朗读后两句诗。思考:诗人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诗人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2.指导学生读诗句,理解词语。“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九月初三”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板书:露珠 月亮)3.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比喻)为什么这样写?4.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圆润,新

5、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挂在空中。)5.齐声朗读后两句诗,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1.指导配乐朗读。2.谈感受。五、拓展延伸,积累运用。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作一首新诗或画一幅简笔画吗?-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板书诗题)课件出示苏轼的简介。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易读错字:缘(yuán)。2.学习生字、新词;指导“缘”字的写法。三、再读

6、古诗,整体感知。(一)解诗题,知作者。1.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谁了解苏轼的生平?(学生根据预习时搜集的资料,介绍苏轼的生平。)(二)抓字眼,明诗意。1.(教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1)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山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雄奇壮观)(板书:横岭 侧峰)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千姿百态)(板书:远近 高低)①从这

7、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板书:从不同角度观察)②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看到……”说一句话吗?(2)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识,认清)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板书:只缘身在此山中)(三)多诵读,悟诗情。1.多诵读。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指导学生用朗读来表现看山者在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景色。教师通过点评,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看山的位

8、置,如远看则要读音延长,读出远的感觉,看高处则以高昂的语调来表现。看山的远近高低都可用朗读来表达和体会。2.在朗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四)小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板书:明理)四、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