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 鲁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 鲁教版必修.doc

ID:56670445

大小:9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03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 鲁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 鲁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 鲁教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 鲁教版必修.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 鲁教版必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 鲁教版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地理鲁教版必修一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观点,逐步树立物质运动的观点。〔重点难点〕三大岩石的分类,地壳内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自学法。2.地理读图启发式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见序言〔新授〕一、岩石圈的结构(学生)看课件上的地球内部圈层图,思考回答:1、岩石圈内部大致分为三个圈层,从地心向地表依次为   、   、    。2、软流层主要分布在       。

2、3、岩石圈包括    部分和    。平均厚度    千米。(教师)分析、归纳。(学生)阅读岩石圈结构示意图,思考、讨论回答:4、地壳各处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   ,大洋地壳较   。5、地壳上层化学成分以   、   、    为主,称为   层,地壳下层化学成分   、   、    成分相对增多,故称为层。其中,   层为不连续层。(教师)小结、归纳。(过渡)略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学生)自学教材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6、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   岩、   岩、   

3、岩。7、岩浆岩是由于岩浆上升过程中   而形成的。常见的岩浆岩有   岩和   岩等。8、沉积岩是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    、    、     作用而形成的。常见的沉积岩有   岩   、岩   岩等。9、    和     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10、变质岩是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   、   作用下,发生变质而形成的。常见的变质岩有   岩、   岩、   岩等。(教师)小结、归纳。岩浆高压侵入地壳上部喷出地表冷却、凝固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软流层)裸露岩石沉积岩外力侵蚀、搬运、

4、堆积、固结风、流水、冰川、海浪特点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已成岩石变质岩变质作用举例石灰岩大理岩页岩板岩(矿物成分和结构改变)岩浆活动、高温高压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教师)投影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空白图,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完成有关要求。(例题分析)11、读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方框内字母代表的物质名称:A;B;C;D。(2)在A、B、C三类岩石中,各举出一个实例填在横线上:A;B;C。(3)在A、B、C三大类岩石中,可找到化石的是。(

5、4)图中数字所表示过程的含义是:①;②;③;④。〔小结〕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知识窗〕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矿物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结合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所以组成地壳最基本的物质是化学元素。地壳中有九十多种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其中前三位是:氧、硅、铝。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岩石圈

6、的结构1、地球内部三大圈层2、软流层和岩石圈3、硅铝层和硅镁层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⑴岩浆岩⑵沉积岩⑶变质岩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⑴物质循环过程⑵物质循环的意义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流水及其形成的地貌;风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观点,逐步树立物质运动的观点,并以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重点难点〕 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2

7、、地质构造的判别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 1、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指导学生自学法。2、地理读图启发式教学法〔教具准备〕 课本插图〔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略〔导入新课〕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比较:①能量来源 ②表现形式 ③对地貌的影响阅读P.31课本内容,讨论、分析、比较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并完成下列表格。地质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貌的影响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总结)地壳及其表面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内力起主导作用。(承转)“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既然地壳处在不断运动之中,那么必然会在地

8、壳的岩层中留下一些痕迹。2、内力作用的“足迹”自学本板块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叫地质构造?②地质构造最常见的有哪两种?③褶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两种基本形态?④比较背斜和向斜并完成下列表格:岩层形态地表形态早期晚期背斜向斜⑤断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在地表常形成哪些地貌?⑥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有哪些?(归纳)褶皱是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的产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