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doc

ID:56670721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03

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程标准】①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②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①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②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③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分析归纳的能力。②培养学生与其它同学交流、表达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给出多种地理图表和地理实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各种地理问题。②把分析归纳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与表

2、达4.情态目标: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②建立内力和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2.教学难点: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投影地貌图片,用设问的方式引入新课:为什么地表是起伏不平的?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态在不断地变化着?二、学习新课:1学习内力作用的概念,并明确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播放三段视频:喜马拉雅山不断抬升、地震、火山。学生

3、思考:这些或缓慢,或激烈的地壳运动,能量来自哪里?小结: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播放一段有关内力作用的介绍。学生思考:①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包括哪几种?②内力的三种表现形式中,哪种对地表的影响最大?小结:内力作用包括了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其中,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因此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2学习地壳运动两种形式:案例1:喜马拉雅山形成。投影喜马拉雅山的图片,视频及背景资料:喜马拉雅山,经过4000万年的抬升,才成为今天的世界最高的山脉。这个世界最高

4、山脉的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每年仍以0.5---1厘米继续升高着。学生讨论:喜马拉雅山上升的原因。播放六大板块及其褶皱山形成示意图,整理学生讨论结果,得出结论:喜马拉雅山是板块运动形成的褶皱山。投影中国山脉分布图,讨论:①地壳作怎样的运动才会导致我国山脉形成图中的分布格局?挤压。南北走向的山脉的形成,只要是地壳作东西方向挤压形成;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是地壳作南北走向的挤压形成。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山脉以东西走向为多,所以,南北方向的发生得较多。②挤压运动的方向,与地表呈什么关系?方向与地表呈水平的关系。小结:这就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水平运动。投影水平运动的概念。案例2:意大利那不勒斯岸边

5、的三根大理石柱。思考:①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海岸的地壳发生勒哪种方向的运动?下沉运动。②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又发生了哪种方向的运动?上升运动。③那不勒斯海岸地壳的运动方向有几种?地壳的这种运动方向,与地表呈什么关系?两种:向上或向下运动。其方向与地表呈垂直关系。小结:这是运动的另一种形式-垂直运动。投影垂直运动的概念。3总结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特点,即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学生讨论:课本P75活动2:结合初中学过的“中国地形”,解释下面两句话:(1)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2)我国的地形呈网格状分布。小结: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山脉,制约着其他地貌单元的发展,从而构成了

6、中国地形的骨架。投影: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学生观察陆地表面和被抽干了水的海洋底部的地壳形态。讨论这些地壳形态的成因。结论:内力作用在大陆上形成了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在洋底形成了大洋中脊、大洋盆地,奠定了大陆和洋底的地形格局。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两个全球地貌单元,奠定了地表的海陆分布格局。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得地表形态变得高低不平。三、反馈练习并布置作业:1促使喜玛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外力作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地壳运动2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A太阳辐射B日月引力C地球内部D地转偏向力3在内力作用中,对塑造地表形态起着最主要作用的是: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地壳运动4按

7、照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地壳运动分成两种:5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布置作业: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学习四种外力作用。我校的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校附近拍摄了许多风景相片。投影图片。学生讨论,这相片上的景观可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A图-广州黄埔龙头山风化的球状花岗岩(学生摄影作品)。风化现象。老师进一步讲解风化概念。B图-广州黄埔龙头山暴露出来的红色山坡(学生摄影作品)。植被破坏之后,山坡被雨水冲刷侵蚀。C图-广州黄埔南湾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