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十七)教案 .doc

高中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十七)教案 .doc

ID:56670984

大小:21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7-03

高中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十七)教案 .doc_第1页
高中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十七)教案 .doc_第2页
高中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十七)教案 .doc_第3页
高中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十七)教案 .doc_第4页
高中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十七)教案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十七)教案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十七)教案"【命题趋向】明确最后冲刺的针对性本专题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区域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第二部分是分析区域在资源、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第三部分是了解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分布之间的矛盾,跨区域调配资源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是东亚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最后冲刺的针对性:学习本专题(1)根据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征,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追求人地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的观点。(2)依据图表和资料,分析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差异。(3)结合我国重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分析说明工程对调出地与调入地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的意义。(4)东亚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高考重点,把握命题趋向高考重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多侧重典型地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典型地区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的特征、成因及影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及原因的分析,从2007、2008年来看,比重不断减小。2.从考核形式上,选择题、综合题常有,题目多以区域图、示意图、等值线图、柱状图和表格等形式呈现信息资料,以考查自然条件的影响、

3、社会现象变化的成因分析等。3.从能力考查上,主要侧重于考生对图表、文字材料的阅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对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布的识记能力和迁移能力,对自然、社会现象和事物分布成因的分析、论证能力以及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命题趋势:从近几年的高考发展来看,有以下几个趋势:逐渐增加的内容有:(1)我国重点农业地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海南岛、东南丘陵等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环境和谐发展,其实,就是突出两个方向,即优化结构,增加收入,同时,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逐渐减少的内容有:资源的跨区

4、域调配。从以上的变化可以推测出,其命题趋势明显地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农业的发展、农业问题、产业结构、产业转移是现在国家尤其关注的,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由于大多数重大工程相继完工,因此,关注力有所下降。因此,学生在复习时,熟知国家的重大政策方针十分重要。【回归教材】回归书本,夯实基础!测试要点一: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问题,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①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温度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自南向

5、北跨暖温度中温带,寒温带,热带分布南北差异比较大。②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壤肥沃。③东北地区的降水量分布差异也比较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自东向西可分为以林为主的林农交错地带,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和牧业地带,自南向北可分为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和农林牧交错地带。3.东北地区农业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①提高黑土的肥力,应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注意加强黑土的培肥,增设有机肥。②东北林业的发展应坚持以营林为主,发展以落叶松和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同时合理采伐

6、,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以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特别是红松的更新;此外,还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③保护湿地资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测试要点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①产业升级面临困难(政策优势不明显,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南岭阻隔,腹地范围较小)②城市建

7、设相对落后③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3.解决措施①优化产业结构:以广州为基础,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②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香港、广州、深圳为中心,加强城市之间分工与合作③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思路清晰,提升能力!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2.城市化的进程:从根本上说,城市化水平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市化进程也有不同的特点。在改革开放前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少→

8、多)、城市数目(少→多)、城市规模(小→大)、城市密度(小→大)、城市化速度(慢→快,出现城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