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导学案答案.doc

爱莲说导学案答案.doc

ID:56673751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04

爱莲说导学案答案.doc_第1页
爱莲说导学案答案.doc_第2页
爱莲说导学案答案.doc_第3页
爱莲说导学案答案.doc_第4页
爱莲说导学案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莲说导学案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莲说》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难点: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法。题解:《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一、学案引领,自主学习1、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读音。蕃()淤泥()濯清涟()亵玩()鲜有闻()2、加点词语解

2、释(1)可爱者甚蕃蕃:(2)香远益清益:(3)亭亭净植植:(4)后鲜有闻鲜:(5)濯清涟而不妖濯:妖:(6)宜乎众矣宜:Word文档·(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亵:(8)晋渊明独爱菊独:(9)出淤泥而不染染;3、重点语句翻译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探究交流,展示合作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是全文的总提,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本,是入题的准备。2.“晋渊明独爱菊”中“独”字写出了什么?一个“独

3、”字写出了渊明绝不随波逐流,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3.“自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盛”字写出了什么?强调喜爱牡丹的人数之多。暗含趋炎附势之风之盛和作者对此的鄙视。4.“予独爱莲”中“独”字写出了什么?写出了自己既不同于渊明也不同于世人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莲的,分别找出对应的句子,并说明其象征意义。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来描写莲的。Word文档·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

4、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体态香气: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象征君子美名远扬,芳名远播气质风度:亭亭净植:象征君子清高的美好姿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令人敬重、不敢轻侮。6.第一段中,作者如何运用了衬托手法衬托对莲的喜爱?用“晋渊明独爱菊”正面衬托“予独爱莲”,用“世人盛爱牡丹”反衬“予独爱莲”。以表达对莲的喜爱之情。7.作者把“莲”和“牡丹”对比,其用意是什么?批判贪图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8.作者分别以三种花比喻哪三种人?菊比喻隐士;牡丹比喻追逐功名富贵的人;莲比喻君子。9

5、.文中说“自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了当时怎么一种社会现象?趋炎附势、追名逐利追求富贵的社会现象。10.结尾三句话分别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菊之爱”句包含了作者对像渊明一样能够保持独立人格的人日益稀少的惋惜。“莲之爱”句包含了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牡丹之爱”句包含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和批判。11.作者在文章结尾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Word文档·12.本文意在

6、写莲,那为何还要写菊和牡丹?作者写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13.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目的何在?(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1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简述理由。①同意周敦颐: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气节。只要一个人有明确的目标和良

7、好的心态,外界的不良因素就不会阻挠其发展。越是复杂的环境越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②同意孟子:人通常都会随着周边的环境而改变。与一种人接触时间久了我们就会被同化成为其一样言行、品格的人,与一种社会相触久了就会变成符合这个社会生活节奏和规律的人。正如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样的事物会在一起。即使一开始有差别,最后也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15,面对污浊的世风,渊明与作者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你更赞赏哪一种人生态度?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更欣赏作者的做法。面对污浊的世风,

8、渊明隐居避世,采菊东篱,这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而作者置身于污浊的世间,却能保持自己清白的操守与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