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 .doc

高中数学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 .doc

ID:56675467

大小:2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04

高中数学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 .doc_第1页
高中数学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 .doc_第2页
高中数学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 .doc_第3页
高中数学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 .doc_第4页
高中数学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究,让学生在初步理解公式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基础上记忆公式,并用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为后面推导其他和(差)角公式打好基础。2、能力目标通过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变换及向量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让学生体会利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创造的过程,体验成功探索新知的乐趣,获得对数学应用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努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激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索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难点:探索过程的组织

2、和适当引导。三、教学过程yOxABαβ(一)问题引入(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2)若角与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分别是A,B,则(二)公式探究第一步,明确探究途径与目的提示学生联系与角的余弦相关的知识点,明确以向量运算中的数量积与三角函数线作为研究途径。如右图,在单位圆中作出角,它们的终边与单位圆分别交于A、B两点,先假设,且,提出以下问题:(1)此时的取值范围是多少?(2)图中哪个角可以表示?(3)可以看作是哪两个向量的夹角?(问题设计目的:在探究公式的过程中,教材不要求学生做到一步到位。首先对角选择较为特殊的范围来进行探究,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所要

3、探究的途径与目的,让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中来,避免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感觉到困难,提不起向下探究的兴趣。)第二步,复习相关知识(1)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强调向量夹角的范围)(2)三角函数线(结合图形,特别要强调方向问题)第三步,推导公式在证明公式之前先引导学生结合三角函数知识写出点A、点B的坐标。证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作单位圆O,以OX为始边作角,其中,且,它们的终边与单位圆O的交点分别为A,B,则由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有:由,且知,那么向量的夹角就是,由数量积的定义,有于是(1)由于我们前面的推导均是在,且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1)式还不具备一般性。事

4、实上,只要,所表示的就是向量的夹角。(这一点可以结合图形作出说明。)但是,若,(1)式是否依然成立呢?当时,设与的夹角为,则另一方面,,于是所以也有综上所述,得出公式:对任意的,(说明:公式的推导遵循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逐层深入的规律,这样安排,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探究当中。教材当中对公式给出了两种证明方法,一是几何方法,一是向量方法。几何方法的推导过程较为繁难,教材仅仅对特殊情况作了分析,而向量方法则显得更加直观和简洁。为了让学生体验向量工具的优点,可以布置学生在预习时按照教材的思路采取几何方法进行证明。)第四步,公式的记忆让学生自己总结公式的特点,便于记

5、忆。注:1.公式中两边的符号正好相反(一正一负);2.式子右边同名三角函数相乘再加减,且余弦在前正弦在后;3.式子中α、β是任意的。(一)例题讲解例1利用差角余弦公式求。解:方法一:方法二:(设计意图:此题是对公式的直接应用,体现了角的拆分的思想。拆分的多样性,体现了变换的多样性。求解的过程可以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思考:如何求?(设计意图:由的值求的值,为后面变换函数种类的思考作出铺垫。)课后练习1例2解题思路:解:由,得又由是第三象限角,得所以=(设计意图:此题是应用、理解公式的基础练习,解此题需要思考使用公式前应作出的必要准备,要作出这些必要的准备,需要

6、运用到同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题时必须强调解决三角变换问题的基本要求:思维的有序性和表述的条理性。)思考:如果去掉条件中的,对题目和结果有没有影响?(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分类讨论的思想,提高表达能力。)课后练习3例3已知都是锐角,,求的值。(设计意图:此题是对公式的活用,由学生讨论解决。此题一般有两种方法可以求解。一种方法是把分解,此公式还没推导,但部分学生可能会把看作,然后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分解,再结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解。这种方法虽然较繁,但却让学生在无意当中发现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另一种方法是把看做两角差,即,这种方法显然计算要简单得多。通过不同方法

7、的讲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指引学生在考试中选择较为简便的方法解题。)(四)当堂检测1.的值为(C)A.B.C.D.2.的值为(B)A.B.C.D.3.已知,则的值等于(B)A.B.C.D.4.化简=5.若,则=(五)小结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注意向量法的应用)。2.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及其特点:3.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解决简单的求值和证明问题。4.三角函数解题的基本要求:思维的有序性和表述的条理性。(六)作业课后练习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