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常态.doc

探讨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常态.doc

ID:56686437

大小:7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7-04

探讨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常态.doc_第1页
探讨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常态.doc_第2页
探讨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常态.doc_第3页
探讨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常态.doc_第4页
探讨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常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常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讨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常态“好课”    关注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要成为自觉的教学研究者教研促进有效教学深入推进有效的教与学。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初中数学教学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在改变——由原来教师的单一灌输,逐步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获取新知识转变教学过程,也成为了师生相互交往、交流、探讨的互动过程。每一节课都将争取成为常态下的“好课”。一、关于有效教学的论述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数

2、学教学改革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关注逐渐被一个新的名词所代替,那就是“有效教学”。什么是有效教学?美国鲍里奇等教授的研究指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体现五个特征:(1)清晰的教学思路;(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3)任务导向明确;(4)学生的投入;(5)成功率高。我国的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

3、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国内的教学专家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特征要求:(1)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2)是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3)是富有个性化的、多种学习需求的过程。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

4、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1、课堂是什么?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第四,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    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1.关于“好课”的论述  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应主要考察:(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生

5、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课堂实施的角度说,好课要满足以下标准:·(1)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2)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3)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4)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5)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最终的外显形式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3、好课的基本特征:·    对一节好课,其教学应努力体现教学内容中所含的丰富的教育价值,不仅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更为重要地是关注其中

6、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学生能够获得的基本活动经验,把“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好课之好,好在教学目标有机融合。好课之好,好在情境创设指向合理。·好课之好,好在教师引导作用明显。好课之好,好在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好课之好,好在双基训练扎实有效。好课之好,好在情感交流渠道畅通。二、探讨教学的有效性,打造常态“好课”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缺乏有效教学。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当今的课堂教学缺少什么 1、缺少正确“引导”2、

7、缺少教师精心设计和系统反思。3、缺少智慧的生成。4、缺少对生命的关照。(一)创设合理的数学情境  数学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   情境性问题是指教师按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有目的,有意识地添加能给认识带来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再按一定的表现形式编结而成的问题。这种情境在学生头脑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它能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经过自己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经历发现数学知识的全过程而获取知识,掌握

8、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学会学习。有人说,开始3分钟就基本看到一节课的效果,说明问题情境在实现有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个人认为,有效的问题情境应当符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