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

ID:56688945

大小:8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05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牛顿第一定律1、设计思想科学探究应是物理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机的有效教学方式。科学探究课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实验课,其核心评价指标应该是学生内心知、情、意的变化。科学探究也不是学生自发的研究,而是教师精心策划与指导的结果。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和巧妙的提问,能激励学生不断地产生探究物理本质的强烈欲望,所以“情景的创设”和“问题的设置”应该是科学探究课的关键。“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初中学过的内容,也是高中教学中常被教师忽视的内容,有的甚至一带而过,这导致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基本停留在初

2、中的认知水平。本设计从建构主义原理和认知心理学出发,紧紧围绕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过程,深入挖掘物理学史中的相关素材,将牛顿第一定律产生过程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原貌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作为各个历史时期的“探究者”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不仅很难回答,而且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方法,所以人类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才弄清楚”。通过这样的探究,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物理知识,更让学生感受科学结论得出的艰难历程,并感悟科学之美,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

3、,比较熟悉本节课的内容,也能解释诸如刹车、套紧锤头等现象,但他们对惯性概念和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以解释现象为主。进入高中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为了引导他们从现象上升到本质,仍然需要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3、教材和教法的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石,它纠正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长达近两千年的的错误观点,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对物理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都比较抽象,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学生真正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教学中我们也发

4、现,让学生真正改变“力是运动的原因”这一直觉观念非常困难,很多同学在分析物理问题时,总是不自觉地变成亚里士多德的“信徒”。比如看到物体在运动,就认为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向东运动就认为物体必定受向东的力;物体的速度大是因为它受力大的缘故;物体受力为零,它的速度也应为零等等。要改变这一现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让学生参与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思维过程;其二,让学生感受科学的思想方法。教材按历史发展的线索来编写,先从生活现象出发,得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仔细分析现象,说明另外一种观点的存在,但是要说服

5、大家,需要实验来证明,而摩擦力没法消除,伽利略用理想试验的方法突破难点,笛卡尔对伽利略的观点加以补充,伽利略和笛卡尔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教师反问“为什么不叫伽利略定律或者笛卡尔定律”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为牛顿的隆重出场奠定基础。让学生思考“牛顿高明在什么地方”,通过分析讨论就能加深学生对“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结论到规律”这一抽象提炼过程的认识,否则,学生会认为牛顿只是一个“摘别人果实”的人。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得出的历史过程难点:对惯性及力与惯性关系的理解4、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1)了

6、解人类探索力和运动关系的过程。(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3)理解惯性,知道质量是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4)理解惯性和力的关系。4.2过程与方法(1)在用伽利略斜面实验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过程中,学习理想实验这种科学研究方法。(2)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学生对历史演变过程的“亲身”参与,培养他们深度分析和思考的能力;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过程的艰辛,感受科学之美和科学的精神。(2)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建立

7、的过程中,学习伽利略与牛顿等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和敢于质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5、教学过程5.1引入新课【投影展示】有一个基本问题,几千年来都因为它太复杂而含糊不清,这就是运动的问题——爱因斯坦5.2新课教学【教师引导】运动问题真如爱因斯坦所说的这样复杂吗?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上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用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结论是对的。【演示实验】手拉倒放的车,车走,手停,车停;【教师引导】大家都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吗?如

8、果不同意请用指定器材设计实验加以反驳。【学生回答】得出另外一种观点是伽利略提出的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教师引导】同学们看一下两种观点持有者各自所处的年代,亚里士多德,公元前四世纪,伽利略1564-1642年,也就是公元十六、十七世纪,相差了两千多年,大家是否有一个疑虑呢?像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我们都很容的得出的结论,这两千多年里的科学家都在干什么?其实亚里士多德当时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是这样解释的:撤掉力之后,小车由于运动会在它后而产生一个“虚空”——没有空气的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