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种群与群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高中生物 种群与群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ID:56691489

大小:1.62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05

高中生物 种群与群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种群与群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种群与群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种群与群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中生物 种群与群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种群与群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中生物种群与群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节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数量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2、种群的特征年龄组成(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性别比例空间特征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运动能力强的动物)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条件下(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增长;增长率2、种群

2、增长的“S”型曲线:(1)条件: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值:环境容纳量)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速度时最快,K时为。(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4、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

3、→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增长第三节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在内、占据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生物种群的集合2、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如图甲):根瘤菌、大肠杆菌等捕食(如图乙)竞争(如图丙):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寄生:蛔虫,绦虫、虱子、蚤4、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结构是由群

4、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1)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现象。植物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不同。(2)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盐碱度、人与动物影响等。5、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的能力。第四节生物群落的演替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1、初生演替:(1)定义:是指在一个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发生的演替(2)过程:阶段→草本植物阶段→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1)定义: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

5、甚至还发生的演替(2)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进行【课堂练习】1.对种群概念的正确叙述是()A.同一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B.不同区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C.一个湖泊中各种鱼类的总称D.一个生态环境中有相互关系的动植物的总称2.在种群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B.种群密度C.年龄组成D.性别比例3.某一种群现阶段年轻个体较多,而年老的个体很少,此种群的年龄组成

6、类型是()A.稳定型B.衰退型C.混合型D.增长型4.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信息主要来自()A.人口密度B.性别比例C.出生率和死亡率D.年龄组成5.影响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中不包括()A.季节的变化B.土壤的含水量C.食虫鸟的数量D.植物的种类和数量6.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B.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D.N=39×34÷157.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

7、度的过程是()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右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