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0902037.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0902037.doc

ID:56698929

大小:2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05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0902037.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0902037.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0902037.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0902037.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0902037.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0902037.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1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发达的古代农业1、2、3、4、5、6古代手工业的进步7、8、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6山东联考)《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解析:B 题干材料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墨子,意思是,鲁国南边村野之地,有个叫吴虑的人,

2、冬天做陶夏天耕田,逍遥自在好比古代的舜,可见,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已经出现,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均无体现。2.(2016渭南联考)“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  )                  A.重农抑商政策B.农业生产技术C.土地私有制度D.农业管理方式解析:B 重农抑商政策是指重视农业发展,限制商业和

3、手工业发展,材料没有体现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用犁松土、田地除草、两人或两牛并耕、播种工具等信息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技术,而非农业管理,故B项正确,D项错误;土地私有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3.(2016蚌埠质检)“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和“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讲究因地制宜C.强调精耕细作D.注重自给自足解析:C 注意题干要求是“共同反映”。“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强调根据节气安排生产;“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

4、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强调因地制宜提高产量,二者都属于精耕细作的范畴,故C项正确,A、B两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4.(2015咸阳月考)《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解析:C 材料说明了小农经济的两大特点,男耕女织和辛苦劳作。个体分工只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并非决定因素,故A项错误;上层建筑不能决定经济基础,故B项错误;生产

5、力决定生产关系,小农经济的出现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故C项正确;D项与小农经济的形成无关,排除。5.(2016邯郸月考)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连续性D.脆弱性解析:D 材料认为百姓十分辛苦,还要遭受自然灾害、政府横征暴敛,很容易导致小农破产而被迫卖田卖宅甚至卖儿女,反映了在小农经济下百姓抵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的脆弱性。6.(2015湖南长望浏宁一模)江浙地区,

6、唐宋时期有“东南之田,所种惟稻”,明朝中后期出现“郊原四望,遍地皆棉”,这种变化造成的深远影响是(  )                  A.重农抑商政策的消失B.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C.民众衣食结构的改变D.生态环境的恶化解析:B 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封建社会始终,没有消失,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江浙地区由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水稻到遍地种植经济作物棉花,经济作物种植比重的上升,带来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故B项正确;江浙地区仍然以水稻为主食,饮食结构没有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生态环境的恶化,故D项错误。7.《唐六典》记

7、:“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组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是(  )A.在私营作坊工作B.职业世袭C.频繁地更换工种D.临时工人解析:B 材料反映的是古代官营手工业,不是私营作坊,故A项错误;“教作者传家技”说明工匠职业是世袭的,故B项正确;“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说明工种不能更换,故C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中工匠是世袭的,故D项错误。8.(2016昆明模拟)“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日殴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

8、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主要表明(  )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解析:A 依据材料“乡村纺织”“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可知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故A项正确;“以织助耕”是自然经济的一种表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商业状况及“雇佣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