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的创作过程.doc

工笔画的创作过程.doc

ID:56704636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05

工笔画的创作过程.doc_第1页
工笔画的创作过程.doc_第2页
工笔画的创作过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工笔画的创作过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笔画的创作过程【摘要】:工笔画在中国绘画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历史悠久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而中国当代的工笔画创作具有对现代审美情趣的追求;用色彩、造型、技法等绘画语言,达到对画面的视觉效应追求的创作倾向。本文结合我自己的作品对工笔画的创作过程进行了一番探讨。【关键词】:工笔画;创作;技法;意境工笔画最初形成于六朝时代,而在唐朝开始盛行,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薛稷、边鸾等人,而五代时期的黄筌对于后世的工笔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发展到两宋时期,由于政府对工笔画的倡导使其达到了高峰,使工笔画成为了中国宏大的绘画艺术中一枝奇葩

2、。1、创作的整体过程完成一幅工笔画的创作,创作者要经过精心的构思、谋篇布局、反复推敲以及最终定稿,同时要运用墨、分染、水色、多遍罩染等才能是画面得以完成。由于工笔画的创作需要较强的技术性,其创作过程复杂,难度大,所以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一旦作画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将会对其后的制作、染色等步骤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困难。要避免这些困难的出现,就需要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对画面的境界、画面的进展有很好的把握,同时还要做到能够熟练地对工具材料的性能进行运用并把握好创作的程序。2、工笔画创作的艺术特点工笔画是作者通过对事物的本质及特征的了解从而慢慢

3、的进行勾染制作,并最终来以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内涵及审美情趣的绘画作品。工笔画的工体现在手法上的工整与细致,虽然其画面运用的手法、材料及语言与写意水墨画不尽相同,但是其所含有的精神内涵与境界却与水墨画大致相同。工笔画的落墨与勾线并不是简单的依葫芦画瓢,而是起着有如建筑的钢筋水泥,或是人体的骨骼结构一般的作用。古人有言云:“皮之不在,而毛将焉附”,说的就是,“骨骼不存,而肉又何依”。工笔画中的线是骨、是画的结构,色、墨则是骨架上的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工笔画中在落墨与勾线就犹如画的生命线一般,是将形象与程式进行了高度的结合,这就要求画家在创作是既要对画面中

4、的形象成竹在胸,同时也要使落笔符合工笔画的程式与线描的法则,从对使创意与手法进行高度的提炼,最终用笔在画纸上表达出心中的形象。3、工笔画创作中的表现手法和技法工笔画中线的启、承、转、合的表现,以及在运笔时的速度和节奏,线条落笔的粗、细、长、短及其韵味都是画家所反映出的其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体悟。这就要求画家的手、眼、脑与其心情的高度协调一致才能获得。传统的工笔画以“勾”和“染”为主要的手法,而用以承载笔墨的材料,主要包括有宣纸和绢等,绘画以毛笔和墨作用于绢与宣纸之上,在画纸上描绘出线以用其来状物和描绘形象。画种所使用材料的特殊性以及在作画方式上的独特

5、性,最终决定了工笔画细致而工整的画风。我们就工笔画的技法以及制作的手段来说,“勾”与“染”决定了其绘画的语言、风格以及造型的方式。因此,工笔画相对于善于对事物的光、色、形进行表现的油画来说,其所谓的“写实性”是极为有限的,同时其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以及创作的手法也不适于表现写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勾”与“染”其实是一种用以流露创作者主观的、性情的变现手法,它取自客观世界的“象”和“形”,是对自我精神表达的方式,使得工笔画决不会真正的落入写实主义。4、工笔画情感与意境的传达技法和材料的运用仅是绘画的表现手段而已,画面对于作者情绪、意境、气韵的表达才是工笔画

6、所真正追求的。对于画面的境界及意趣的表现来说,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若染不到位,则使画面显得很空,不能体现工笔的效果,使画面自身缺乏语言的表达。反之,则会让画面显得腻而沉闷,更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使画面失去气韵,甚至会影响到前面所勾的线。染既是画法、程序和过程,同时也是心情的表达和独白,是使画面最终走向深入、渐入佳境和完整的过程。在我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即经过了前面所提到的创作过程,同时也在运用各种技法来表现作品的时侯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工笔画通过技法传达情感的力量。在我的作品中,通过荷塘中荷叶上停息对望的小鸟,表现出了一种恬淡的情趣,虽然我的

7、作品不尽完美,但是这种对情趣的表现仍然能够体现出工笔画所特有的艺术表现力。总而言之,在当代的中国工笔画的创作中,都要求画家们无论在技法、材料还是在画面情感、意境之上,都要能够表现出独到之处;同时也要与时代接轨,努力汲取其他艺术门类的营养,不断的创新。我们在遵循传统的创作技法的同时,也要开辟出适合于自己的新技法,从当代的审美形态出发,使工笔画能够在继承中继续发展,在保持中得到纯化,在开放和吸收中不断的前进。参考文献[1]周易琴.工笔画创作刍议[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209-210.[2]王绮.浅析当代中国工笔画创作的

8、构成因素[J].艺术理论.2010,9:2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