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习题及答案.doc

课程习题及答案.doc

ID:56715090

大小:5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7-05

课程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课程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课程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课程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课程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课程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斐斯泰洛齐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管理层次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总和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

2、构主义课程理论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泰勒B罗杰斯C布鲁姆D布鲁纳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D知识—经验—活动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计划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A国家课程

3、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基础型课程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目标分类学》C《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A泰勒B桑代克C斯金纳D杜威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A柏拉图B毕达哥拉斯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A杜威原理B泰勒原理C斯宾塞原理D赫尔巴特原理15、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课程标准B

4、课程计划C教材D教科书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A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B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C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D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课程实施)A.课程目标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D合理性原则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基础型课程21、下列哪个国家在1988年改革之前,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更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A德国B美国C加拿大D英国22、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

5、用国定制,一直持续到()。A20世纪70年代末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末21世纪初23、课程设计的方法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A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文献分析法、信息加工法B活动分析法、实验法、文献分析法、信息加工法、主观法C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D实验法、文献分析法、信息加工法、主观法、经验法24、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这种课程观是()。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

6、程是生活本身25、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学者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亚里士多德26、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以极大的魅力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A桑代克B杜威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27、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这种教育目的观体现的是()的观点。A人文主义课程观B科学主义课程观C知识本位课程观D能力本位课程观28、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学者是()。A桑代克B杜威C赫尔巴特D布卢姆29、制约课程设计的

7、主要因素有()A社会B设计者C社会、知识和儿童D政治、经济和文化30、反映试题的基本质量的是()A信度B效度C实用性D区分度31、在构成课程的理论基础中,()对于课程的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A哲学B心理学C教学论D社会学32、课程目标的依据是()A对经济的研究、政治的研究和文化的研究B对学校的研究和国家政策的研究C对学生的研究和教师专业的研究D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学科的研究33、在课程评价上,强调目标的首要作用的代表及评价模式是()A泰勒目标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