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复习题.doc

专业课复习题.doc

ID:56722471

大小:82.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7-06

专业课复习题.doc_第1页
专业课复习题.doc_第2页
专业课复习题.doc_第3页
专业课复习题.doc_第4页
专业课复习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业课复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1含油气盆地:必须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并已经发生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形成商业性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2油气聚集带:当二级构造带与油源区连通较好或相距较近时,随着油气源源不断供给,整个二级构造带各局部构造的一系列圈闭都可能成为油气藏,造成油气藏成群成带出现,称为油气聚集带。3均一温度:把具有两相界面的气液包裹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两相又恢复为均一的单相,这时的温度称为均一温度。4优质储层:如果再一个普通低孔渗背景下,发育有相对高的孔隙度及渗透率储层。5优质源岩:指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高,面积广、厚度大,对油气成藏贡献较大的烃源岩。(参考)6煤成气:由煤形成的

2、天然气。煤型气:由腐殖型有机质及其干酪跟生产的天然气。7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8生烃门限: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只有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干酪根才开始大量生烃,这个温度称为生烃门限。9排烃门限:岩石在地史转化过程中生成的油气量达到了自身最大残留需要后并开始向外排出时的深度点。10水化甲烷(天然气水合物):低温高压下由水和天然气结合形成的白色固态的结晶物。11凝析气藏:地下为气态,开采到地上为液态的气藏。12物性盖层:封闭作用主要由储集层和盖层物性差异造成的一类盖层。13区域性盖层:指遍布在含油气盆地或坳陷的大部分地区,厚度大、面积广且分布较稳定的盖层。14未熟油:指所

3、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油气。15圈闭有效性:指在有油气来源的条件下圈闭聚集油气的实际能力。16圈闭:指地下适合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17排烃相态:油气排出时的存在形态。18石油液态窗:热催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大量生成石油和湿气的生油时间。19油气藏:是油气在单一圈闭重点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油气藏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20油气田: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控制的同一面积的油藏、气藏和油气藏的组合。21断层垂向封闭性:断层对沿着断层运移油气的封闭作用。22断层侧向封闭性:断层对穿过断层运移油气的封闭作用。23有效渗透率:是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

4、石对其中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24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总体积的比值。25隐蔽油气藏:各类非构造油气藏,也包含目前识别和勘探难度较大的构造油气藏。(参考)26压力系数:某一深度地层压力与同深度静水压力的比值。27压力梯度:每增加一定深度,地层压力增加的量。28油气差异聚集:区域倾斜带上、岩性稳定的同一渗透层内、一系列溢出点依次抬高的相邻圈闭中的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29油气地质储量:是指资源量中已经发现的部分。即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已发现油气储层有效孔隙中蕴藏的油气总体积换算到地面条件下的油气总量。30油气优先满足聚集:油气

5、是先充满离供油气区最近、溢出点最低的圈闭,在油气源充足的情况下,再去充满距离稍远的、溢出点较高的圈闭。(参考)填空:1.天然气成因和组分2.油气运移的动力和通道初次运移:动力:剩余压力烃浓度差通道:空隙微裂缝二次运移:动力:浮力构造应力水动力扩散力通道:输导层断层(垂向)不整合面(侧向)3.排替压力影响的因素4.生物气特征以CH4为主>98%,干气;干燥系数C1/C2+>100或数百以上。甲烷δ13C低(-55~-100‰),多数在-60~-80‰,有热解气混入时可使同位素变重。气藏埋藏浅(一般<1500米),浅层未成熟带,Ro<0.5%。5.干酪跟组成(元素化合物)主要由C,H,O和少量

6、S,N组成。6.油气充注与储层关系油气在进入不同孔径的孔隙时,最先选择毛细管阻力较小的大孔隙进入储集层,随着油气的不断充注,烃柱不断增高,浮力增大,油气最终将充满整个储集层的孔隙空间。(一般情况,在油气充注的过程中,先进入圈闭的油气成熟度低于后进入的油气,成熟度最高的石油最靠近圈闭的充注点。)1.苏林水的分类与地层保存关系CaCl2型:(Cl-Na)/Mg>1深成水、油田水NaHCO3型:(Na-Cl)/SO4>1油田水(高矿化度)地表淡水(低矿化度)MgCl2型:0<(Cl-Na)/Mg<1海水、盐湖水MgCl2型水环境下一般无或少有油气田NaSO4型:0<(Na-Cl)/SO4<1地表

7、淡水(在含油气区随埋深增加,油田垂直剖面上自上而下依次出现Na2SO4型或MgCl2型、NaHCO3型、CaCl2型。个别地区也有水型倒转情况,即上部为高矿化度水,下部出现低矿化度水,如某些褶皱区。)2.凝析气藏温压特征多族分烃类物系的相图临界凝结温度K1:气液两相共存时的最高温度。泡点线:纯油区内等温降压时,第一个气泡冒出时压力构成的曲线4。露点线:凝析气区内等温降压时,第一个油珠析出时的压力构成的曲线5。K-临界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