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908-2011 鲜食蚕豆 通蚕鲜7号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2∕T 1908-2011 鲜食蚕豆 通蚕鲜7号生产技术规程.pdf

ID:56742917

大小:205.5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07

DB32∕T 1908-2011 鲜食蚕豆 通蚕鲜7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2∕T 1908-2011 鲜食蚕豆 通蚕鲜7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2∕T 1908-2011 鲜食蚕豆 通蚕鲜7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2∕T 1908-2011 鲜食蚕豆 通蚕鲜7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2∕T 1908-2011 鲜食蚕豆 通蚕鲜7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2∕T 1908-2011 鲜食蚕豆 通蚕鲜7号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31备案号:31475-2011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1908-2011鲜食蚕豆通蚕鲜7号生产技术规程Productiontechnologyofvegetablefababeanvariety——Tongcanxian72011-09-25发布2011-12-25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1908-2011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标准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并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学军、

2、徐建平、陈满峰、汪凯华、缪亚梅、葛红、马祥建、季张娟、冒宇翔。IDB32/T1908-2011鲜食蚕豆通蚕鲜7号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鲜食蚕豆“通蚕鲜7号”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建立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本省及邻近生态区鲜食蚕豆“通蚕鲜7号”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G

3、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产地环境要求选择土壤耕作层疏松、理化性状良好、排灌方便、肥力均匀、不重茬和上茬未种过豆科作物的田块。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1的规定。4产量、产量结构4.1产量一般亩产鲜荚1200kg,亩产鲜籽粒360kg;高产田块鲜荚可达1400kg,鲜籽粒可达430kg。4.2产量结构4.2.1密度每亩定植密度6000株左右。4.2.2单株荚粒数单株结荚12

4、个左右,每荚为1.8粒。4.2.3荚粒鲜重鲜籽百粒重430g左右,二粒及以上标准荚百荚鲜重2264g左右。4.2.4单株产量1DB32/T1908-2011单株鲜荚产量为220g左右,单株鲜籽产量70g左右。5生产技术管理5.1种子质量标准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的规定。5.2种子处理在播种前晒种1d~2d,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50倍~100倍液处理。5.3施肥整地5.3.1施肥原则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5.3.2施肥量结合整地,施入基肥。每亩施过磷酸钙40kg、腐熟有机肥800kg

5、左右。5.3.3整地播种前耕翻土壤0.15m。结合耕翻,整地作畦,畦面宽2m~3m,同时开好田间一套沟,并注意清沟理墒,做到排灌畅通。5.4播种5.4.1播种时期10月中、下旬。5.4.2播种方式足墒播种,采用人工穴播或开沟点播,播种深度8cm左右。5.4.3播种量每亩用种10kg左右。5.4.4播种密度行距0.7m~1.0m;穴距0.2m~0.27m,每穴播种2粒;或开沟点播,行距0.7m~1.0m;株距0.1m~0.15m。5.5田间管理5.5.1补苗间苗幼苗出土后,及时查苗补缺,每亩留苗0.5万株~0.8万株

6、。5.5.2松土除草幼苗越冬期进行第一次松土培土;第二次松土除草在初花期进行;之后视杂草生长情况而定。5.5.3精细整枝2DB32/T1908-2011整枝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株高10cm~12cm时去除主茎,第二次在开花前进行,去除苗高不到群体一半的病枝、弱枝,一般每株留有效分枝4个~6个。5.5.4肥水管理初花期视苗情每亩施尿素5kg~10kg。生长期间,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降渍。6病虫害防治6.1防治原则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

7、使用化学防治。6.2常见病虫害常见病虫害有:赤斑病、褐斑病、锈病、根腐病、蚕豆蟓、蜗牛、蚜虫、潜叶蝇等。6.3农业防治合理布局,实行轮作换茬;加强中耕除草,发现病株及时带出,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无病虫害壮苗;清沟理墒,及时排灌,严防积水。6.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自然天敌,发挥其对有害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杀灭蚜虫等害虫。6.5物理防治早晚人工捕捉蜗牛。针对蚜虫、烟粉虱等害虫对颜色敏感的特性可用银灰膜避蚜,或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引诱等方法,控制害虫的危害。6.6化学防治6.6.1农药

8、使用原则符合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6.6.2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于防治适期防治病虫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见表1。表1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防治对象药剂防治适期方法安全间隔期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7d~10d赤斑病和褐斑叶病情指数达2~3时开展第1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