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动能定理学案.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动能定理学案.doc

ID:56745489

大小:19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07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动能定理学案.doc_第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动能定理学案.doc_第2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动能定理学案.doc_第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动能定理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动能定理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能定理一.考纲解读1.理解动能的概念及表达式.2.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及表达式.3.能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求与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等综合的多过程问题.要点导学要点一:对动能及动能定理的理解随堂1.(单选)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1∶2,速度之比v1∶v2=2∶1.当汽车急刹车后,甲、乙两车滑行的最大距离分别为s1和s2,设两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A.s1∶s2=1∶2B.s1∶s2=1∶1C.s1∶s2=2∶1D.s1∶s2=4∶1检测1.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某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在物体的速度由零增加到v和

2、由v增加到2v的两个阶段中,F对物体所做的功之比为(  )A.1∶1B.1∶2C.1∶3D.1∶4【典题演示1】 (单选)(2014·上海)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Ⅰ和Ⅱ都由两段细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用相同的水平恒力将穿在轨道最低点B的静止小球分别沿Ⅰ和Ⅱ推至最高点A,所需时间分别为t1、t2;动能增量分别为ΔEk1、ΔEk2.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前后速度的大小不变,且球与Ⅰ、Ⅱ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  )A.ΔEk1>ΔEk2,t1>t2B.ΔEk1=ΔEk2,t1>t2C.ΔEk1>ΔEk2,t1

3、简单应用【典题演示2】 (单选)(2014·新课标Ⅱ)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圆环上的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圆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圆环滑到大圆环的最低点时,大圆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Mg-5mgB.Mg+mgC.Mg+5mgD.Mg+10mg随堂3.(单选)(2014·新课标Ⅱ)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分别表

4、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4,>2B.>4,=2C.<4,=2D.<4,<2随堂4.(单选)(2014·扬州一模)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固定于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从碗口沿内壁由静止滑下,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物块与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最低点时物块所受支持力大小为mgB.整个下滑过程物块所受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C.物块在下滑至最低点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整个下滑过程摩擦力对滑块做功mgR-mv2总结:要点三: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典题演示3】 (单选)在离地面高度为h处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时

5、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A.mgh-mv2-mB.-mv2-m-mghC.Mgh+m-mv2D.mgh+mv2-m随堂2.(单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移动到Q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则拉力F所做的功为 (  )A.mgLcosθB.mgL(1-cosθ)C.FLsinθD.FLcosθ检测6.(2014·江门调研)轻质弹簧竖直放在地面上,物块P的质量为m,与弹簧连在一起保持静止.现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使P向上加速运动一小段距

6、离L时,速度为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做的功是mgLB.合外力做的功是mv2C.合外力做的功是FL-mgLD.弹簧力做的功为mgL-FL+mv2总结:要点四:对多过程、多研究对象问题的分析【典题演示4】 如图所示,ABCD为一竖直平面的轨道,其中BC水平,A点比BC高出H=10m,BC长为l=1m,AB和CD轨道光滑.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从A点以v1=4m/s的速度开始运动,经过BC后滑到高出C点h=10.3m的D点时速度为零.求:(取g=10m/s2)(1)物体与BC轨道的动摩擦因数.(2)物体第5次经过B点时的速度.(3)物体最后停止的位置(距B点多远).检测1

7、0.如图所示为摩托车特技比赛用的部分赛道,由一段倾斜坡道AB与竖直圆形轨道BCD衔接而成,衔接处平滑过渡且长度不计.已知坡道的倾角θ=11.5°,圆形轨道的半径R=10m,摩托车及选手的总质量m=250kg,摩托车在坡道行驶时所受阻力为其重力的0.1.摩托车从坡道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向下行驶,A与圆形轨道最低点B之间的竖直距离h=5m,发动机在斜坡上产生的牵引力F=2750N,到达B点后摩托车关闭发动机.已知sin11.5°=,取g=10m/s2.(1)求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