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 快速解答计算题教案.doc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 快速解答计算题教案.doc

ID:56745571

大小:563.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7-07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 快速解答计算题教案.doc_第1页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 快速解答计算题教案.doc_第2页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 快速解答计算题教案.doc_第3页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 快速解答计算题教案.doc_第4页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 快速解答计算题教案.doc_第5页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 快速解答计算题教案.doc_第6页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 快速解答计算题教案.doc_第7页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 快速解答计算题教案.doc_第8页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 快速解答计算题教案.doc_第9页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 快速解答计算题教案.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 快速解答计算题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讲 抓关键挖条件建模型,快速解答计算题计算题通常被称为“大题”,其原因是:此类试题一般文字叙述量较大,涉及多个物理过程,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涉及的物理模型较多且不明显,甚至很隐蔽;要运用较多的物理规律进行论证或计算才能求得结论;题目的赋分值也较大.高考对物理计算题的解答有明确的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通过阅卷发现,考生在计算题方面的得分并不高,其失分原因主要有下面两种情况:1.不能正确审题而失分审读题意是解题的第一步,能否正确审题关系整个解题的成败.有些考生不会审题,抓不住题中的关

2、键字、词,不能有效挖掘题中隐含条件,没有形成清晰的物理情景,没有审清题中临界条件,感到题目无从下手或无法列出关键的物理方程,导致高考失分严重,甚至得零分.2.不能规范答题而失分从历年高考阅卷反馈情况来看,一些考生考后感觉良好,但成绩并不理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解题不规范导致大量失分造成的.例如语言不准确,字母不规范;步骤不规范;单位的使用不规范等.1.抓住题中关键词语在审题时漏掉一些已知条件或关键词语,可能会造成对物理过程或物理情景无法理解,或导致解题思路错误,或因为缺少条件而不能得到终解.审题过程要抓住题中关键词语,如表示极限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对物理现象或

3、物理过程理想化处理的“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碰撞中的机械能损失”等;容易误解的表示物理量的变化情况的“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等;气体问题中的“绝热”、“理想气体”、“气体处于标准状态”等.对于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在本题中的意义要理解到位,如描述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轻放”、“由静止释放”、“自由落体”都说明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描述物理过程的“缓慢”在力学问题中表示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物体的速度可视为零或不考虑物体动能的变化,而在热学中“缓慢”则表示需要考虑物体之间的热传递;描述研究对象所处环境的“光滑”表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忽略不计等等.2.挖掘隐含条件一般从物理概念

4、、模型、现象、状态、过程、图象、关键词语、常识等挖掘隐含条件.(1)概念的内涵中隐含解决问题的条件,如交流电的有效值,意味着在相同时间内,在相同的电阻上,与直流电产生相同的热量.(2)物理状态、现象中隐含着条件,如受力平衡状态意为合力为零;宇航员在运行的宇宙飞船中意为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等.(3)常识中隐含条件,如在一些近似估算题中,试题的一些条件由于是人们的常识而没有给出,需根据所求问题自行给出.如成年人的质量为60~100kg,自行车的速度为5m/s,月球的自转周期为27天等.(4)注意解析式、图象、图示中的隐含条件,如应用图象描述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题目中,应明确图象的物理意义,从图

5、象的横纵坐标、斜率、截距或“面积”中寻找已知数据.例1 (20分)如图1所示,AB和CDO都是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OA处于水平位置.AB是半径为R=2m的1/4圆周轨道,CDO是半径为r=1m的半圆轨道,最高点O处固定一个竖直弹性挡板.D为CDO轨道的中点.BC段是水平粗糙轨道,与圆弧形轨道平滑连接.已知BC段水平轨道长L=2m,与小球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现让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P从A点的正上方距水平线OA高H处自由落下.(取g=10m/s2)图1(1)当H=1.4m时,问此球第一次到达D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多少?(2)当H=1.4m时,试通过计算判断此球是否会脱离

6、CDO轨道.如果会脱离轨道,求脱离前球在水平轨道经过的路程.如果不会脱离轨道,求静止前球在水平轨道经过的路程.(3)为使小球仅与弹性挡板碰撞二次,且小球不会脱离CDO轨道,求H的取值范围.审题突破 ①抓住题中的关键词语:光滑圆弧形轨道、竖直弹性挡板、水平粗糙轨道、碰撞二次.②抓住小球不脱离圆轨道的条件:在最高点O处mg≤m.解析 (1)设小球第一次到达D的速度为vDP到D点的过程对小球列动能定理:mg(H+r)-μmgL=mv/2(2分)在D点对小球列牛顿第二定律:FN=mv/r(2分)联立解得:FN=32N(2分)(2)第一次来到O点,速度为v1P到O点的过程对小球列动能定理:mgH-μm

7、gL=mv/2解得:v=12m2/s2(1分)要能通过O点,须mg≤mv2/r临界速度v=10m2/s2(1分)故第一次来到O点之前没有脱离轨道设第三次来到D点的动能为Ek对之前的过程列动能定理:mg(H+r)-3μmgL=Ek代入解得:Ek=0(2分)故小球一直没有脱离CDO轨道(1分)设此球静止前在水平轨道经过的路程为s对全过程列动能定理:mg(H+R)-μmgs=0(2分)解得:s=8.5m(1分)(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