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doc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doc

ID:56746708

大小:1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7-07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doc_第1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doc_第2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doc_第3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doc_第4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礼记·王制》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这说明,周代A.践行了以民为本理念B.具备了储粮备荒意识C.加强了中央政府职能D.解决了平民百姓疾苦2.《孟子·梁惠王》载:神农,斲(音灼)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这表明A.我国原

2、始社会农业生产工具简陋B.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高C.农业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部门D.中国农业是从神农时期出现的3.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材料主要强调了A.商人获利的非法性B.商业发展的危害性C.农商并重的必要性D.以商济农的重要性4.西周时,“一人砣(踏)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使用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C.水利工程的兴建D.国家统一的安定环境5.西汉《汜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6.某中学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探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时,形成了如下一些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A.以一家一户为单位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经济上自给自足D

4、.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投放市场7.如图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示意图,①②处应填的最佳选项是A.井田制度庄园经济B.千耦其耘小农经济C.简单协作自然经济D.集体耕作商品经济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B.西汉时中国获得“丝国”美誉C.景德镇成为“瓷都”D.私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89.据考古发现,在江苏六合程桥的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的楚国墓、长沙的楚墓,还有山西侯马的北西庄等遗址出土的春秋晚期的多种铁器中,不乏铁耒、铁耜、铁铧等农具。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春

5、秋晚期A.南方耕作技术优于北方B.农业生产范围拓展C.铁农具已用于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走向成熟10.《汉书》上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民更加勤劳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11.宋真宗在位期间(997-1022年),土地兼并严重,但农作物产量倍增,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一现象说明A.土地兼并的现象并不影响社会和谐B.不抑兼并的政

6、策导致贫富分化严重C.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12.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客观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13.《管子》记载齐国“均地分力”、与之(民)分货,即把田地分配给耕者,实行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从此,劳动者“夜寝早起”,

7、“为而不倦”“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这种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小农经济的兴盛D.铁器牛耕的使用14.《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15.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在永佃制下,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则可依约退回、转租或典卖佃权。田底、田面可分别转移,其前提是田面转移不影响地主收租,田底转移不影响佃农耕作。这一现

8、象反映了A.瓦解了农村的封建生产关系B.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C.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D.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16.《国语·齐语》记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记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