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标准音的严式国际音标描述.pdf

普通话标准音的严式国际音标描述.pdf

ID:56903991

大小:2.07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7-24

普通话标准音的严式国际音标描述.pdf_第1页
普通话标准音的严式国际音标描述.pdf_第2页
普通话标准音的严式国际音标描述.pdf_第3页
普通话标准音的严式国际音标描述.pdf_第4页
普通话标准音的严式国际音标描述.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话标准音的严式国际音标描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普通话标准音音值的严式国际音标描写,语言学教材和理论界有很多种版本,大体都是“半严半宽”式,许多地方值得商榷。虽然,普通话是一种共通语,每个人说来都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地方口音,在实际应用层面是允许有一定范围的音色出入的,所以通常用宽式的音位标记法;但是,以北方官话,特别是以北京官话语音为基准音色的标准音,其音值是可以较准确地描述的。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øyw北京话语音,r读括号里的卷舌通音,摩擦度很小,和传统标记的zr有很大不同.儿化的语音性质:1使前鼻韵丢失鼻音2使后鼻韵变为鼻化韵3使最后一个元音央化卷舌音一般认为是不能与/i/

2、拼读的,但在客家兴宁话、大埔话,中原官话开封话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卷舌音,可以与/i/拼读。京剧中的卷舌音,也可以和i/i/、ü/y/相拼。这种音色据说是很存古的。能够和/i/、/y/拼读的卷舌音,舌尖上翘的程度就不会很高,在舌尖和舌叶的位置就能够形成一小段平面,使气流摩擦后齿龈成声。这明显是介于典型的“龈后-舌叶音”和“硬腭前-舌尖后音”之间的读音。拼音方案里的ou、iu,按宽式音位标记法确实可以写作ou、iou,我认为发这两个音时,舌位明显有从央位向后位移动的过程,唇形也是由不太圆唇收拢成圆唇,所以这样标示。i,u汉语拼音ong一般标记为/uŋ/,在儿化中,我觉得完全

3、可以标记为/o/:个人认为:儿化韵不大适合标记为卷舌元音(即在元音后加一个^的尾巴),因为有一个舌尖从央位抬向上腭的动作(与上腭不发生接触),并不是发元音的同时就抬舌尖.儿化后的语音,由于韵尾r相同,更容易对比出儿化前韵母元音的细微差异,从而辨别出其音值.儿化对于主要元音来说,基本上是一个央化+抬舌尖的过程.普通话复合元音只有ao/ou/(u)ai/(u)ei四类,介音-i-/-u-/-ü-/-e-是低舌位的短促滑音,可以算作声母的性质,韵母儿化时,介音不发生变化.儿化时,韵母的语音变化是自然发生的,并不是人为规定要怎样变的,如“去掉-n”的规则:儿化抬舌尖的动作-r

4、和发-n时抬舌尖的动作很相似,其冗余特征自然就废弃了,起初还保留轻微的元音鼻化,但前鼻音的形成的鼻化韵鼻化程度实在太弱,就自然消失了。后鼻韵-ng就不一样了,本身元音就带有很强的鼻化,儿化时虽然抬舌尖接近硬腭的动作挤兑掉了抬舌根接近软腭的动作(也就是-r取代-ng),但元音本身的重度鼻化特征仍得到保留,所以儿化后仍是鼻化韵。汉语后鼻韵的主元音带鼻化特征,可能自古就如此,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方言(如吴方言、江淮官话、晋方言、闽方言等)中的鼻韵会变成鼻化元音--语音中的冗余音位最容易消失掉。接下来,本人将讨论一下“啊变”,即句末语气词“啊”(拟)的各种语音变体--啊,/个

5、人人为,“啊变”基本上是一个连读续音+轻声弱读的过程。诗、丝之类韵母的舌尖元音ï,发音部位接近舌尖擦音(/zr/,/z/)的位置,所以在“啊变”中,产生出类似/ra/,/za/的读音来,该读音没有与之对应的语气字,所以仍用“啊”来表示.韵母为a/uo/e/ie/üe/ü/i/(u)ai/(u)ei的字,后面发生“啊变”,“啊”的读音有点象ea或ia,所以用最接近的“呀”来表示。其实,a/uo/e/ie/üe后的“啊变”读音,更接近ea//一些,所以也可以写作“啊”。以前鼻韵-n结尾的字,其后的“啊变”,很自然是na“哪”(.早期白话文有用“呐”的)以后鼻韵-ng结尾的

6、字,其后的“啊变”,很自然是nga,该读音没有与之对应的语气字,所以仍用“啊”来表示.以ao/iao/ou/iu/u为韵母的字,“啊变”的读音自然是ua,可以写成“哇”.个人认为:以上的各种“啊”的变体作为语气词,在句尾一般读轻声(弱读,短调,调值有41/31/21三种),当然,特殊语气的情况除外。轻声及连读的变调、变音,也比较复杂,留到下一回继续探讨。我认为,“哥啊”(连读,“啊”读轻声、短调)中的“啊”,就读雏兄所标记的那个音。不知本人听辨如何。个人认为,声调音高的起始从介音就应该开始了,但介音是一个响度不高、音长较短的弱滑音,也可以将它划为声母的属性,主元音是主

7、要调段。普通话中的"擦音声母+相近发音位置韵母"音节:普通话语音里的轻声变音变调,从古官话就开始发生了:个人认为,轻声音变基本上是一个声母浊化;元音央化+弱化(合口韵容易变为开口韵);声调短促降调,并与前一字末尾音高产生平滑过渡(只有一个音阶的差别)上声+轻声的变调为21+41,可能是前面上声字的末尾音高(4)转移到下一音节所致。(修改以前的看法)我认为,轻声作为一种自然变调(弱读),也可以说是有“本调”的,或者叫虚拟原调,尽管这种说法有逻辑上的矛盾。我给轻声虚拟出的“本调”调值是33(3),突出轻声特征的实用形式为31.其实,轻声算为一种声调,也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