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论述类文本三轮复习课件.ppt

2018高考论述类文本三轮复习课件.ppt

ID:57042243

大小:18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7-28

2018高考论述类文本三轮复习课件.ppt_第1页
2018高考论述类文本三轮复习课件.ppt_第2页
2018高考论述类文本三轮复习课件.ppt_第3页
2018高考论述类文本三轮复习课件.ppt_第4页
2018高考论述类文本三轮复习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高考论述类文本三轮复习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复习特点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说白了就是能不能判断出选项中改变了说法与原文表意是否一致。从2017年高考题来看,命题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偏重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和对推断能力的考查,对此如果还简单采用以往比对信息的方法来做题,恐难奏效。要解决这难题,既需要考生有良好的心态和思维品质,又需要考生整体把握全文思路,梳理出主干信息,并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在知晓这三道题命题特点的前提下,迅速锁定信息区间,用比对法并结合文段主旨进行合理推断来选定答案。复习重在突出答题的题感,找答题的感觉,而

2、不是钻入文字中不能自拔。怎样答?客观选择题的审题答题指导坚持一种信念(原则):答案就在原文中1、审题:审清题干要求、审定阅读区间2、培养两种心态:专注、仔细。3、掌握一个前提:从整体上把握全文。4、用好两个方法:比对法(比对词语、比对关系、比对依据和结论),排除法。5、识别命题中常用的干扰陷阱(主要的几种)。解题基本思路:读——审——找——比——排课堂小结:关注设题的三种情形1、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2、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3、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设误的常用六种方法1.删:删减。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2.

3、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3.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5.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注:正确选项多采用句式互换、同义词替代的方式。1以偏概全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解题对策:在阅读

4、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重点关注: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等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3、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

5、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重点关注: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5、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题对策:做此类题,要仔细审读原文,清楚哪些是主要一面的,哪些是次要一面的6、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7

6、、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解题对策: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8、混淆充分、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只有、才充分条件:只要、就9、混淆程度深浅。如将“更高”说成“最高”,显然混淆了程度。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程度深浅的选项时,一定要关注显示程度的副词,并与原文认真比照。10、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

7、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