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一讲解与例题:4.7烛之武退秦师.doc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一讲解与例题:4.7烛之武退秦师.doc

ID:57263284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7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一讲解与例题:4.7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1页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一讲解与例题:4.7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2页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一讲解与例题:4.7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一讲解与例题:4.7烛之武退秦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 烛之武退秦师问题导学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避”后“受”,有什么作用?2.烛之武用哪些事理和事实说服秦伯退兵的?3.写事离不开人,从整个情节来看,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自主探究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采用了哪些外交策略与技巧?文法导析1.伏笔与照应。这篇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从大军压境到最后的平息,课文都是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3.详略得当

2、。这篇课文主要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其他枝节更是只字未提。从而做到繁而不杂,层次井然。技法导练导练目标“文似看山不喜平”,请运用巧设悬念法写一事件,力求情节张弛有度,波澜起伏,生动感人。不少于300字。素材积淀话题集锦(1)烛之武,一位老者,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何故?没有超人的胆量,没有丰富的常识,没有非凡的口才,试问如何可以成功?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中。(2)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得不到重用,其间他忍受的寂寞和痛苦的煎熬,是常

3、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国家的危急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辉煌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中。佳作片段有智慧的人,是成功的人。他虽然也会遇到困难和矛盾,但是他可以利用智慧化解矛盾。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是我们的追求和向往。智慧的人不是孤单的,是需要互助的。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各自还只有一个苹果。你

4、给我一个智慧,我给你一个智慧,我们彼此就赢得了双倍的智慧。班固曰:“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世,见微知著也。”意思是所谓智慧就是知道一切,对听到的事有独到见解,能从一件小事推知大的道理。曾国藩说:“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便成愚诈。”意思是说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因为有了智慧,没有翅膀的人类飞得更高。文本图解答案:[问题导学]1.提示: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

5、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英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2.提示:①越晋难治。秦国图谋东扩,但秦在西、晋在中、郑在东,隔着晋国,秦国是很难对郑国实施长期有效治理和控制的。②亡郑利晋。秦国劳师兴众,企图瓜分土地,但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晋国,晋国疆土扩充力量增强,相对而言就意味着秦国势力削弱。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③舍郑利秦。保存郑国,不仅无害,反而有益,秦国要扩大在中原的影响,郑国作为“东道主”,可“供其乏困”。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④晋人无信。纵观历史,晋人言而无信、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从而勾起秦晋两国的历史纠葛,瓦解秦晋联盟。引

6、史为例,挑拨秦晋关系。(君之所知也)⑤晋人无厌。从历史说到现实,晋人不仅无信,而且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3.提示:说退秦师——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慷慨许之——满腹才华又怀才不遇,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夜缒而出——勇敢无畏的勇士。[自主探究]提示:①善于分析利弊,处处为秦国着想。迂回战术——不暴露游说目的:烛之武闭口不谈郑国的利益得失,言谈中似乎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先讲明秦晋围郑,即使攻下郑国,秦国亦无大裨益;存郑对秦倒有好处,晓之以害,动之以利,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②善于利用矛盾。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

7、忧:晋人无信——使秦伯深思;晋人无厌——预言晋国贪得无厌,日后必进犯秦国,使秦伯存有戒心,改变主意。③讲究语言艺术——忠言顺耳更利于听。烛之武先以退为进,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经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国大夫的烛之武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仿佛他不是来救郑国的,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秦国着想,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从而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缩短双方的距离,使秦伯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④善于揣摩心理。通过分析利害关系:亡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