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器型(-豆).doc

瓷器的器型(-豆).doc

ID:57673194

大小:31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31

瓷器的器型(-豆).doc_第1页
瓷器的器型(-豆).doc_第2页
瓷器的器型(-豆).doc_第3页
瓷器的器型(-豆).doc_第4页
瓷器的器型(-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瓷器的器型(-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瓷器的器型名称——豆豆简介:盛食器,专备盛放腌菜、肉酱等和味品的器皿。青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也是青铜礼器中的一种重要器物,常以偶数出现,故有“鼎俎奇而笾豆偶”的说法。白陶刻纹豆  白陶刻纹豆,商,高12.5cm,口径22.7cm,足径15.2cm。  豆浅腹,口沿较宽。口以下渐内收,下承以喇叭形高足。通体雕刻纹饰。口下雕刻凸弦纹,腹部雕刻仿青铜器上的云雷纹,高足中部雕刻钱纹,上下分别雕刻变形回纹和饕餮(tāotiè音涛帖)纹作辅助纹饰。修坯精细,形体线条刚劲有力。7  白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至商代,由于烧

2、成温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较精细,致使白陶质地更加洁白细腻。商代早期白陶器形以鬹(guī音归)、盉(hé音禾)、爵为主,纹饰有人字形纹、拍印的绳纹和附加堆纹等。商代中期,器物增加了豆、罐、钵等,其装饰除少数绳纹外,以素面磨光为多。商代后期是白陶烧制的鼎盛期,在黄河流域的商代晚期遗址与墓葬中均发现不少白陶,其中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白陶最具特点,器物有觯(zhì音智)、壶、尊、卣(yǒu音有)等酒器和鼎、豆、盘、簋(guǐ音轨)等食器。纹饰常见有云雷纹、漩涡纹、饕餮(tāotiè音涛帖)纹、蝉纹、曲折纹、夔(kuí音奎)纹等。特别是将细腻的

3、雕刻作为白陶的主要装饰技法,显示了商代后期白陶的高度发展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豆是用来盛放腌菜、肉酱等食物的器皿。在青铜器里,青铜豆还是一种礼器。7青釉印纹豆青釉印纹豆局部  青釉印纹豆,高9.3cm,口径16.8cm,足径11.9cm。  豆敛口,扁圆腹,高圈足。通体施青釉,足内无釉。器外壁模印网格纹,上下分别戳印圈点纹一周,腹部两侧相对贴塑兽首衔环。  此器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其釉色匀净,造型端庄古朴,纹饰清晰、简略、自然,是早期青瓷的佳作。7  原始瓷豆,口径15.4厘米、高7.9厘米、足径7.8厘米。  瓷器是在白陶和印纹硬

4、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瓷器,因釉料中含铁,故烧成后呈青色。春秋时期,原始青瓷主要出产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中江浙一带的原始青瓷,胎质细腻,器壁均匀,堪称上品。7  原始瓷豆,高7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7.8厘米。  豆盘敛口,浅腹,粗柄,圈足侈大,釉呈青色。西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制作工艺比商代有所提高,器型增加,主要有豆、罍、瓮、、碗、罐、盘、盂、尊、盉、钵等。出土范围更加广泛,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均有为数众多的发现。其中南方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器数量大,而且器

5、型丰富。清光绪·粉彩黄地云龙盖豆7尺寸:高28.5厘米口径16.2厘米足径15.4厘米直口,深腹,高圈足,圆盖珠钮。黄釉之上以粉彩绘制九只姿态不同的矫龙,并以如意头、火焰宝珠、海水浪花作衬,器盖上的红色珠钮璀灿夺目,当为点睛之作。民国·瑚红描金开光安居乐业豆7嘉庆祭蓝釉豆尺寸:25.5cm.high年代:清嘉庆工艺:祭蓝釉描金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