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4).doc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4).doc

ID:57773843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7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4).doc_第1页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4).doc_第2页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4).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4).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一、说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立足点,树立学生的协作精神为切入点,力图实现课堂结构的转变,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激励者,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主动的参与者、探究者、合作者,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在自探中发掘其潜能,个性心理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将素质教育由一种教育思想转化成具体的教学行为,构建一种符合新的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课主要展示:以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为基本原则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和学习的过程,真正使

2、学习变得快乐起来。二、说教学目标这节课我是这样定位的: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地发展。于是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同时建立起空间观念。(2)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共同观察并讨论发现长方体的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合作探究意识。三、说教学过程在教学共同体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形成的“参与者”与“发现者”。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们什

3、么事都要自己去动手尝试,因此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发现,我设计了四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一)自主学习什么是长方体的面棱顶点。面棱顶点的认知其实很简单,老师说的还不如课件演示的更为形象,于是我采用让学生自己观察形象感知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再通过让学生上台拿着模型指一指哪是面哪是棱哪是顶点从而检查学生的认知程度,最后让同桌指一指认一认从而达到全体动手参与认知的目的。(二)自主学习面棱顶点的特征。学习面棱顶点的特征较难,所以我就采取小组合作的手段促进探究过程的深入展开。让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学具在“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和议一议”的探索

4、性学习活动中,得到对长方体面棱顶点特征的认识和理解。小组合作时角色分工要明确,组织者、监督者、汇报者、记录者一定要弄清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所以讲课前我就对小组内的责任分工进行了细化。另外,小组合作一定要目标明确。任何动手操作活动之前一定要有问题,要让学生清楚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要研究什么,这样学生的合作才会更加有效。其次,小组汇报时,教师要把握好自己角色是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体,不要喧宾夺主,更不要担心学生说不好。在讨论中,同学之间通过不同方法,不同观点的交流,互相学习、互为补充、修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讨论同时也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这样既有利于发挥教师

5、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索知识,让学生在与教师的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基本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后教师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合作的情况要有个整体的评价或鼓励。小组合作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三)自主合作做一个长方体框架。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从“具体感知-----形成表象-----进行抽象”的过程,我有意识地设置的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做框架发现棱的分组,从而引出长宽高的概念。教学长宽高这个概念教师就要发挥“主导者”的地位把长宽高的界定讲清楚,再让学

6、生通过横放侧放竖放自主练找长宽高这个活动完成抽象思维的形成和对概念的理解。(四)自主交流感受一堂数学课不光有知识的传授,更要有情感的升华。我通过让学生欣赏长方体的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长方体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印象,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数学源于生活同时也为生活服务这一理念。同学们看到特别的工艺品、生活用品,或个性或美丽壮观的建筑,我相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要知识为我所用的情感和用于创新的精神。总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在学习中的作用,讨论交流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形式。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学,教

7、师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体服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