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教学”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运用研究.doc

“模块式教学”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运用研究.doc

ID:57977129

大小:6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5

“模块式教学”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运用研究.doc_第1页
“模块式教学”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运用研究.doc_第2页
“模块式教学”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运用研究.doc_第3页
“模块式教学”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运用研究.doc_第4页
“模块式教学”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运用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块式教学”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运用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模块式教学”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运用研究【摘要】职业教育的不断变革,对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模块式教学已经引入到高职教育中,也逐步受到大家重视,但大多运用在高职教育专业技能课程中,在文化基础课与文化素养课程中运用较少,效果也不明显。笔者通过几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实践,初步探索了“模块式教学”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运用。【关键词】“模块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运用一、“模块式教学”的内涵“模块”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感知神经学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Gazzaniga)教授于1976年提出

2、。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职业教育开始引进“模块”的概念,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模块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所谓“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具体来说,模块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是:模块教学是一种基础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应用到初级教学、中级教学以及高级教学当中,模块教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根据学生的需求与外在的环境变化,来确定教学的内容,并进行

3、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再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二、“模块式教学”的主要特点1、具有灵活性。模块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单元的知识,可以是几个单元的组合,也可以是一本书的整合。从小的方面说,可以是一节课、一个小的学习点。大的模块由小模块组成,大的模块可以组成更大的模块,一环套一环。这样的设计便于教学,也便于学生反馈。学生由学期末的反馈变成模块的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进展,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指导。2、强化针对性。模块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核心的

4、教学内容,便于教学管理与教学组织,教学组织上,以往设置某一门课程,内容多,针对性不强,而且课时少,讲授内容的选择主要由教师个人进行处理,而由于教师个体本身的局限性,很难处理得恰当,而在模块中,知识点是同类的,它有很好的共性,这样便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构建知识模块和应用模块,突破原有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针对性。3、突出主体性。模块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模块教学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师生的角色发生重大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和控制者,而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引领者;学生不再是知识

5、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自主建构者、积极行动者。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需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要把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也要避免教师撒手不管的错误倾向。三、“模块式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运用(一)“专题研究”模块在实际授课中,一些教师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往往受到学时、教材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走马观花,难以深入。就教材而言,大多依据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冯天瑜等所著的《中国文化史》以及阴法鲁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

6、史》等教材。这些教材各有千秋,大多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渊源、经济基础、发展历程等入手,再分章节讨论中国文化之分流如宗法制度、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历代官制、天文历法、建筑风格等,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些教材侧重于分章讨论,但内容显得驳杂浩瀚、难以精专;有些教材则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史发展历程的揭示,分各个时段进行论述,脉络虽清晰,但宏观阐释不足。这些教材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但也易流于表面,讲授深度往往受到牵制,更适合本科生和研究生。职业院校的学生本来文化基础就薄弱,教师在授课时如果将这些教材的知识点纯粹讲述一遍,学生不会感兴趣,教学效果很差。鉴于此,

7、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实践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兴趣点,在讲授本门课程时设置“专题研究”模块,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的课时安排来设置教学内容。每个专业每周开设2课时《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人文艺术类专业可每周开设4个课时,一个学期共计36个或者72课时,大约每4个课时讨论一个专题。比如,笔者在给旅游系学生讲授此门课程时,共设置了9个模块:“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中国传统美德”、“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饮食文化”、“中国茶文化”、“中国服饰文化”、“湖湘文化”等。几年教学实践,学生对这种专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