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练习(七).doc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练习(七).doc

ID:57977261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5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练习(七).doc_第1页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练习(七).doc_第2页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练习(七).doc_第3页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练习(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练习(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七)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学者认为,清明节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而成的节日。查阅典籍可以发现,唐代的正史、野史、诗歌文论中清明的记载比比皆是,向我们展示了时人过清明的真实图景。%1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冇千秋,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A.融合关于旷日持久大相径

2、庭B.融合对于经年累月南辕北辙C.融汇对于旷日持久南辕北辙D.融汇关于经年累月大相径庭2.“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下列与例句表达效果相同的一项是()A.烟笼寒水月笼沙B.明月楼髙休独倚C.一夜飞度镜湖月D.夜吟应觉月光寒3.下列填入《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画横线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春光都在柳梢头,O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A.杨柳青青乳燕飞B.拣折长条插酒楼C.小雨杨花客渡河D.树头新绿未成阴4.下列句子中,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毕业时你送给我

3、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储存着。B.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C.广大文学爱好者可将作品寄来,我会一一斧正。D.老同学,自毕业后一直没有见面,今日一-见,久仰久仰!5.黄鹤楼为江南三大名楼,里面有一副楹联的上联是“对江楼阁参天立”,其下联是()A.点点孤帆随浪行B.亭台翼然临河起C.全楚山河缩地来D.曲折辇道蜿蜒上二、古诗词鉴赏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1)第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

4、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答:(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简析。答: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落梅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1)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而?有怎样的作用?答:(2)这首咏梅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怀?答:(3)诗歌的颔联写出了作者对梅的赞美,在内容上,和我们学过的哪句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答: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叶梦得⑷秋

5、邑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敬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器重。后高宗向金求和,叶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1)词的上阕前艸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答:(2)本词表现了词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答:3.阅读

6、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仙吕】太常引•饯齐参议回山东刘燕歌故人别我出阳关,无计锁雕鞍。今古别离难,兀谁画蛾眉远山。一尊别酒,一声杜宇,寂寞又春残。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1)前人认为,“无计锁雕鞍”在本曲中最具表现力,请结合这一评价进行简要赏析。答:(2)画线诗句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诗句内容,具体说说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三、名句名篇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O(李白《蜀道难》)(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7、o(《孟子•鱼我所欲也》)(3)最是一年春好处,o(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今年欢笑复明年,0(白居易《琵琶行》)(5),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6)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苏轼《赤壁赋》)(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欧阳修《醉翁亭记》)(8),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