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微课的力量.doc

感受微课的力量.doc

ID:58027787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0

感受微课的力量.doc_第1页
感受微课的力量.doc_第2页
感受微课的力量.doc_第3页
感受微课的力量.doc_第4页
感受微课的力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受微课的力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受微课的力量哈现代服务学校李加英引言:2013年11月报名参加了全国高教社信息化”创新杯”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从7月份一直持续到11月经历了教学设计和说课两个环节的比武,在教学设计中,我涉及到微课的领域,我获得了一等奖的成绩。这是我初涉“微课”这个领域,精心备赛的过程中对“微课”有了一些认识和感受,想和各位老师分享。微课成为时下教育圈极为流行的一个词汇,流行的词汇往往词面言简意赅而内涵丰富。站在微课外观察和钻进微课中体验,两种不同的角度,感受到的深度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一名中职旅游专业教师,我有了一次体验微课设计的机会,这个机会带给我的是对这个词汇极大的好感和热衷,很

2、想把这次与微课的亲密接触整理成文,与同仁们分享这段从迷雾重重到风景独好的历程。一、微课初接触:从无从下手到跃跃欲试2013年11月,全国高教社”创新杯”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学设计,第二阶段是说课展示(微课)。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微课”这个词汇。第一次听说,就已经在比赛中了,我心下着急,因为不知“微课”为何物。和同事们一起讨论,我们有几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微课就是把40分钟的课堂浓缩成10分钟展示,有人认为微课是把40分钟的课堂中最精彩的10分钟展示出来,还有人认为这个就是远程教育常用的视频教学。面对争论,我觉得微课展示无从下手。在搜索“微

3、课”这个词条时,我看到了胡铁生老师的新浪博客,里面收录很多关于微课的博文,我一一阅览,感觉心潮澎湃,我看到了一个和传统大不相同的另一种课堂。胡老师对于微课的定义是:“微课”是指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典型知识点(重难点、疑点、考点等)教学或开展某个教学活动环节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这个定义解决了我之前最困惑的问题——微课展示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微课展示的是一个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导入、新授课、巩固练习、作业、评价等环节。我教授的课程是《中国民族民俗》,属于知识型课程,我觉得非常适合引入微课教学,使得很多现存教与学

4、的矛盾得以解决。我心目中的微课堂效果是这样的:第一、轻松解决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而传统课堂是一次性的,无法顾及所有的学生,会使得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知识储备空白部分越来越多。使用微课教学,可以通过多次反复学习,使得每个学生都达到100%的知识储备,解决了传统课堂无法复制的难题。第二、解决有限的课堂时间和高耗时的复习巩固之间的矛盾。《中国民族民俗》中有很多知识离中职学生的生活较远,比如宗教、民族、阴阳五行八卦等,这些知识需要通过不断出现、反复回忆才能得到巩固。传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在微课短小精撼的片段时间里可以不断的考验记忆,反复出现,这对于知

5、识的夯实非常重要。第三、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完成教学任务。传统课堂,学生学习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有些学生怕老师点名提问,头都不敢抬。微课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达成教学效果。第四、重视学习效果的评价。传统课堂不太可能一对一关注学生,每个学生学到什么、遇到什么难题是很难把握的,而微课的在线平台系统使得学生本人和教师都能很清楚的了解到学习效果,有助于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第五、翻转课堂。课前学生微课学习,课堂上可以做作业、讨论重难点等,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展望到这里,我跃跃欲试,想亲手实践这神

6、奇的微课设计。二、微课小探索:从困惑重重到豁然开朗着手开始设计微课,我发现明白微课的定义只是解惑的第一步,后面还有重重困惑等着破解,诸如如何选题、如何导入、如何把这个知识化整为零、深入浅出、如何设计练习作业等。我再次有选择的阅读了胡铁生老师的博客,发现有一篇题目为《三分钟,你该如何设计——微课程设计原则》的转载博文,我从里面找到了九字真言——值得学、容易学、想去学。确实,所有的教都是为了学,从学的角度提出了这三个教的原则,让我觉得豁然开朗,我把它作为微课设计座右铭,尽力追求每一条。追求值得学,即学生要觉得有用。我很赞同博文的观点,这是设计微课的第一个条件,内容对于学生

7、来说应该是“有用”的,值得他付出时间来点击。这条原则使得我很快的解决了选题问题。茫茫书本众多知识,我选择了《旅游文化》教材中学生一知半解的知识,来自《神秘的宗教文化》章节的“大雄宝殿的布局”作为课题。说学生“一知”,毕竟佛教文化已经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去了,中国人一辈子总去烧香拜佛过的,学生都是知道这个传统习俗的,但是绝大多数学生仅此“一知”。若要问起烧香的殿堂里有哪些供奉对象,学生是“半解”的。从应试教育来讲,这个知识是重点难点,值得学习;从素质教育来讲,学会一般人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实在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追求容易学,即让学生更容易看懂、更容易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