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doc

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doc

ID:58027836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doc_第1页
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说课稿班级:10初教(科学)学号:1031601024姓名:王卷生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八课《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2、教材的编写意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本单元学习后的综合、总结课。它是学生在了解了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有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物体的沉浮还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探索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3、教学目的(1)科学知识①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②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

2、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③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2)科学探究①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②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4.教学重点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5.教学难点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二、说教法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

3、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演绎法、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法、讲授法、引导法、开放、自主。三、说学法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自主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四、说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六个主要的教学程序是:(一)课堂引

4、入(二)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三)推测与验证(四)判断塑料块的沉浮(五)出示图片(六)看插图介绍认识“比重计”(七)整个单元的总结五、说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教师:运用上节课所学马铃薯的知识引入课堂。(二)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教师:引导设计实验,指出注意点,指出用钩码代替马铃薯。学生:学生合作完成测量工作,并记录数据。汇报交流。(三)推测与验证教师:引导学生推测,并设计验证实验方案。学生:推测并设计实验方案。(四)判断塑料块的沉浮教师:将一张同食体积的塑料块放入清水、浓盐水和用油的中的沉浮情况如何?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三种液体混合后情况会怎样?

5、把塑料块放入三种液体混合的杯子中,它的情况又会怎样?学生:学生推测结论,并验证。(五)出示图片教师:铜砝码在水里是沉的,在水银上是浮的。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吗?补充出示数据:水银1立方米重13600千克,铜1立方米重8900千克,所以水银能浮起铜。学生:解释铜砝码浮在水银上的理由。(六)看插图介绍认识“比重计”教师:展示“比重计”的图片,并且配合多媒体讲解。(七)整个单元的总结教师:提出本单元的重要问题,并且引导对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进行梳理和知识框架的建立。学生:回答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梳理本单元的知识。教师:作业布置,下课。六、说板书主板标题:探究马铃薯

6、沉浮的原因实验验证后得出的结论。副板记录学生的猜测及实验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