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光亚评课完全版.doc

裴光亚评课完全版.doc

ID:58176449

大小:8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26

裴光亚评课完全版.doc_第1页
裴光亚评课完全版.doc_第2页
裴光亚评课完全版.doc_第3页
裴光亚评课完全版.doc_第4页
裴光亚评课完全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裴光亚评课完全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评课者的情怀裴光亚(武汉市教科院)评课,需要什么?需要理论修养,教学经验,批判精神,表达艺术。没有理论,就没有标准;没有经验,无以体会执教者的心路;没有批判精神,就不可能把作为客体的课和作为主体的执教者引向深刻;没有表达的艺术,我们就不能让人理解以至心悦诚服。理论修养,教学经验,批判精神,表达艺术,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就是对执教者的理解,以及与执教者一起对课的共同追求,在这种追求中所表现的宽容和扶持,大爱无痕。1.一个故事上世纪末,某中学举行研究课,主题是“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

2、方法”。执教者很年轻,曾发表过多篇文章,讲的课题是按教学进度确定的。他立足于把这个课题中的思想方法提炼出来,并呈现给学生。这是一个尝试。课后由一位担任某种教研职务的先生点评。这位点评者在抽象的肯定之后,话锋一转,以无可辩驳之势,历数了一串问题。比如:从本课挖掘出来的这些方法是否恰当?数学思想方法是自然渗透,还是如此这般作为概念来教?同时特别强调:一个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课绝对不会给所教的内容贴上思想方法的标签。当时,在座的大概有50多位来自所在区内外的同行,致使学校领导都有些尴尬。以后,我也偶尔看到执教者发表的文章,随后他的身影就从人们

3、的视野中消失了。时至今日,一想起这件事,我就感到非常难过。我很后悔:当时,我为什么没有走上台去,为这位年轻的教师辩护?我也同意,数学思想方法应该自然渗透,但我们为什么不容许青年教师尝试一下:作为“概念”来教?我也同意,给学习内容贴上思想方法的标签不妥,但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肯定一位教师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想方法的努力?我也同意,从课本中确立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否恰当可以商榷,但恰当的标准是什么?难道探索的精神不比“恰当与否”判断更加珍贵?除了“不恰当”之外,难道就没有恰当,我们为什么不从肯定“恰当”出发?还有,一个研究课,难道不应该容许在所谓

4、“恰当”之前存在种种的“不恰当”吗?可惜,这些诘问,都成了事后诸葛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颁布后,当我们看到“常用逻辑用语”、“推理与证明”等课题,再来反思这节课时,该说些什么呢?这些内容原来都分散并渗透在其它章节中,现在除了分散渗透之外,居然独立成章了。如此看来,所谓“把思想方法当概念来教,贴标签的”的非议,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呢?我们也许可以重新审视,但我们有机会让十几年前的执教者听到这种审视的声音吗?我们该如何为这桩“历史的错案”平反。这事件,给我的启示是:①每一位要求或者接受我点评的执教者,都是值得我尊重的。没有不存在美的教学,

5、只有没有发现美的点评;没有不使点评者受益的执教者,只有感悟能力不够而吸纳机制迟钝的点评者。一位教研工作者研究的热情、思考的问题、智慧与成果,都是靠教师的课滋养的。在课面前,我们永远是学生。这是评课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②评课的前提是理解,首先要致力于读懂执教者,洞析他在教学设计中的种种努力,并力求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包括执教者有意和无意的探索;意识到和没有意识到理念;研究过和没有研究过的环节。从理解出发,这是评课的基本前提。而理解,不仅包括理解执教者的意图,还包括理解执教者的需求。什么叫理解需求呢?我们用下面的观点来

6、回答。③评课的境界不是试图改变执教者,而是顺应他,努力发现他的亮点,并提升他。塑造执教者的风格,是评课的最高境界。④评课当然要指出问题,指出问题是为了使作为客体的课和作为主体的执教者更加完善,发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评课应该是建设性的。⑤当我们指出问题而又无法提出建设性意见时,应该理解为:这不是执教者的失缺,而是教学本身的难点,由此把它作为教研课题提出来。也就是说,立足点不在批评执教者,而在于关注我们共同的教研话题。上述③④⑤大致可以作为对②所提问题的回答。执教者需要建设性的意见;执教者希望通过课的展示来提升自己;执教者大概

7、不希望“两点论”成为责难的利器,而希望指向研究方向,即变责难为课题;执教者需要尊重、认可和自我实现。评课的基本目标是:满足执教者的这些需求。把满足执教者需求作为评课的基本目标,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⑥评课者要注意检讨自身的局限性。上述故事中关于“贴标签”的非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识的局限性。不是说“贴标签”的非议没有道理,但真理向前跨进一步,就可能走向谬误。对课的看法,我们曾经有过多少局限。曾几何时,我们对“不能如期执行教案”是那样的不能容忍,而认识到“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不就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的事吗?我们一直强调

8、“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现在有一些提法,“不追求(严格的)形式化定义”,“不追求对概念的抽象表述”,我们在对概念的处理上难道就没有差异?还有,现在的很多理念,难道就没有时代的局限性?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