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doc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doc

ID:58193151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6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乡镇(街道)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绝密★启用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每周一练试卷附答案题号知识基础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习作总分得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1、按提示要求填空。吕戴邱陶1、按音序排列,以上姓氏中,_______姓排第一,______

2、姓排最后。2、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按部首查字法,“戴”字应查_____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_____。2、从场合、对象、礼貌三个角度分析,下列语句得体的一项是()。A、欢迎常来我校参观学习,我想这对你们是很有益的。B、病人出院了,医生边送边说:“请走好,欢迎再来。”C、你的成绩虽然差,这次考得还可以,希望少犯老毛病。D、前面的道路正在施工,给您添麻烦了,请绕道行驶。3、读拼音,写词语。4、词语对对碰。1、表示创新的成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颜色的成语3个: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括号里,应填哪些短语?正确的一项是()有人说,宽容是(),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宽容是(),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宽容是(),可以消融彼此的猜疑;宽容是(),可以让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①一座桥梁②一束阳光③一种镇定剂④一种润滑剂A、③④②①B、③④①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1、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请认真阅读这句话,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下面这些动物和象征词连起来。春燕          搏击风浪         骆驼          任劳任怨         黄牛          报春使者         海鸥          任

5、重道远 3、根据提示填写诗句、名言警句。(1)________,闻过则喜。_________户枢不蠹,(2)“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这是李清照的人生观。“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刚正不阿的写照。(3)什么是春夏秋冬?古人用诗歌告诉我们: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_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烂漫;夏,就是令辛弃疾惊喜的“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热闹;秋,就是少年王勃吟诵的“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和谐;冬,就是岑参眼里的“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的纯洁。

6、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充满着诗情画意。4、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练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桃花心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

7、多都不得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