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__说课稿.doc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__说课稿.doc

ID:58207468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__说课稿.doc_第1页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__说课稿.doc_第2页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__说课稿.doc_第3页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__说课稿.doc_第4页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__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__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何永珍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新课程标准要求义务阶段的物理教学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探究、交流”的过程,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态度和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我将以此理念为指导,围绕本节课“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这样学?”三个问题,从以下六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对本节课的构

2、思与设想。一、教材分析地位:《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是九年级物理第11章第4节的内容,本章知识的编排编是对第12章电路基础的深化,也是为第13章电功知识做的铺垫,在初中电路知识的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本节教材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主要前面所学的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在实验法和理论法的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特点:本节知识在编排上采用了先科学探究,后推导的顺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学习方式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3、体”的基本理念。二、学情分析新课程初期目标是构建具有“探究性的学习,问题式的教学,合作化的课堂”等特色课堂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认知特点:九年级学生还处于感性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有强烈的好奇心,大胆主动,善于表现自己,勇于探索,喜欢动手,渴望交流,喜欢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针对“吃不饱”VS“吃不了”的矛盾采用分组教学。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八年级物理知识的学习和九年级前面内容的学习已经领悟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基本

4、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通和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欧姆定律。能力基础: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已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但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有待提高。三、教学目标结合以上的学情分析和我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紧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

5、证的过程,在实验和理论层面双重认识总电阻与分电阻之间的“等效代替”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加强对欧姆定律应用,小组合作交流总结推理得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通过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小组活动揭示物理规律,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获得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4、教

6、学重点与难点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推导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作为重点,采用实验法和理论推导法并举的策略,通过学生小组内的协作探究和交流以及导学案的启发领悟新知建构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我将借助等效替代思想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作为难点,采取在质疑中猜想,在猜想中探究,逐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科学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达到对难点的突破提高,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也更好的体现了“双主共学”的教学理念。四、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根据教学目标的确定和

7、重难点突破的策略,按照课堂教学的流程顺序我将教法定位为情景导入法、实验教学法、问题导学法、探究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这种层层递进的教法选择遵循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对新知的领悟速度。对应教法的选择我在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以观察发现法、理论推导法、迁移类比法、协作探究法和自主学习法为主,辅助多媒体教具和实验,达到“双主共学”的目的。五、教学设计结合以上的种种理念和选择,我的教学设计很自然地由6个环节构成:课前我会将知识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为本节看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1)创设情

8、景、导入新课(2分钟)我以李师傅在电器检修中遭遇的生活问题为引子,启发学生帮助李师傅想办法如何得到15Ω的电阻。(在这里如果学生有预习会很容易回答,对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要给予肯定,引导学生从实验观察出发再深入理解)这种结合生活问题,以任务驱动方式创设情景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2)实验演示、理论推导(8分钟)实验演示:结合伏安法测电流的方法引导学生渴望实验,再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验电路器材(不同阻值的电阻,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