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doc

略论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doc

ID:58294116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3

略论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doc_第1页
略论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doc_第2页
略论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doc_第3页
略论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doc_第4页
略论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略论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全民健身热虽推动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但体育专业特长与生理机能密切相关,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仍普遍存在。文章从社会转轨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的大环境出发,结合体育专业特点和女性生理特点,探析体育专业女生就业难的现象,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31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2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女生比例已达44%,基本上撑起了校园的“半边天”。体育专业因其独特的专业特点,男女大学生的比例约为3∶1。在整体求职难的大背景下,

2、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岗位多以灵活就业的形式,集中在健身俱乐部,随机性和不稳定因素较大。因此,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应该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全面客观地进行自我定位,不断积累就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的劣势,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得挑战。  一、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对河北省体育专业女性毕业生求职行为进行调查显示,体育专业女生一次就业率仅为%,比男生低个百分点。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平均投出10份简历,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平均投出38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79%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部分中小学招聘体育教师,招聘对象仅限男性,甚至有单位在就

3、业协议中要求女性“在三年内不许结婚、生育”。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在求职路上的被动,容易引发一些不正常的社会思潮。尤其在体育艺术专业体现的比较明显,“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跑招聘会不如跑婚介所”的说法屡屡出现,“毕婚”族增多,“寻有房有车无贷男友”从一句玩笑变成了婚介网站上贴出的征婚信息,这些由女大学生找工作难引发的现象值得深思。  职业能力调查显示,专业方向为健美操、体育舞蹈和小球类的女性毕业生相比于其他专项就业优势明显。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肢体语言丰富、口头表达更好,但是,相比于男生在身体素质上明显处于弱势,因此,体育专业女生在学习上普遍比男生更加努力刻苦,综合考试成绩往往优于男生,在

4、校期间奖学金获得者女生比例为72%,女大学生考研比例高于男生21%,许多女生借考研来逃避找工作,结果一路考到博士,却未对就业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二、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  1.女性生理特点成为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大多数女性毕业生要经历的“四期”,即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直接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虽然我国在《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中都涵盖了女性就业的权益保护,但用人单位从人力资源成本的角度必然要考虑女性在就业上的“性别亏损”。由毕业生成长为职业人,基本需要培养2~3年,结婚、生育基本需要2年时间,女性退休年龄早于男性5年,累计实

5、际工作年限较男性少8~10年。生育及相关成本、补偿性工资差别、预期劳动生产率和转岗成本培训成本等“自然附着成本”是用人单位拒招女大学生的根本原因。  2.职业观念出现偏差。女性的生理特点造成女性独特的心理特征,较男性而言更感性,情绪波动较大;依赖性较意志力不够坚定,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体育专业女生的职业观念。调查显示,寻找“稳定”“轻松”工作的传统观念依然影响体育专业女性毕业生。%的女大学生首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稳定职业;%的体育专业女生选择的工作地点更倾向于大城市、离家近;%的体育专业女生喜欢平缓的工作节奏,不出差、少出差、不愿加班;%的女大学

6、生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就业。这些情况表明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开拓意识、独立意识不强,就业期望值较高与创业意识较低,就业态度上缺乏主动性,这是她们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  3.体育院校对女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的认识不足。  体育专业女生的教育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脱节,自身角色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能完全适应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新产业结构的发展需要,从而使整体素质和能力结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影响体育专业女大学生顺利就业。体育专业女生所具备的专业特长在年轻时常常被派上用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专业女性毕业生生理机能下降直接导致其专业技能下滑。因此,在专业特长之

7、外,女生的人文素养、管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体育院校还没有把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来并引起重视,工作滞后,缺乏主动性。体育院校的职业指导不规范,师资力量薄弱等均对毕业生的职业观念和能力产生不利影响。高等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充分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女大学生正确面对现实,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自如地应付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增加就业成功的概率。  三、缓解体育专业女性毕业生就业难的几点建议  1.国家在政策和法律上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权利予以保障。  建议各级政府设立监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