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道、佛三教对中国传统核心道德价值观的维系与发展.pdf

论儒、道、佛三教对中国传统核心道德价值观的维系与发展.pdf

ID:58305103

大小:378.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8

论儒、道、佛三教对中国传统核心道德价值观的维系与发展.pdf_第1页
论儒、道、佛三教对中国传统核心道德价值观的维系与发展.pdf_第2页
论儒、道、佛三教对中国传统核心道德价值观的维系与发展.pdf_第3页
论儒、道、佛三教对中国传统核心道德价值观的维系与发展.pdf_第4页
论儒、道、佛三教对中国传统核心道德价值观的维系与发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儒、道、佛三教对中国传统核心道德价值观的维系与发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7月,第45卷第4期,Ju1.,2015,Vo1.45,No.4JournalofNorthwe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中国思想文化研究】论儒、道、佛三教对中国传统核心道德价值观的维系与发展王永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摘要: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儒、道、佛三教从积极的意义上对中国传统核心道德价值观的维系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其中,善的观念及实践的深入推进;孝与报恩道德情感、

2、行为的培育与弘扬;诚信的道德品质的内修与固化;人生智慧的获得与生命的超越等是其中的基础方面。关键词:儒、道、佛;核心道德价值观;维系与发展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DOI:10.16152/j.cnki.xdxbsk.2015-04-015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传统核心道德价值观念的维系与发展对民族精神、民族的认同及凝聚、民族文化基因的构筑与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进程中,儒、道、佛三教从积极的意义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维系与发展的作用。其中,善的观念及实践的深入推进;孝与报恩道德

3、情感、行为的培育与弘扬;诚信的道德品质的内修与固化;人生智慧的获得与生命的超越等是其中的基础方面。一善的观念及实践的深入推进、在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构筑上,善是人之为人之基。儒教、佛教、道教均对此进行了深入论证与全力推进。儒教对中国人价值理念的奠基在于将善归之于人性之始、之本。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盂子‘公孙丑’由是,“人之初,性本善”成为中国人启蒙教育及做人的张本。道教将善与性命相修做

4、了必然的联系,提出“长生之本,惟善为基”。《太上老君戒经》指出:“入善为生,为恶而死”。佛教将善同“明心见性”、体悟佛性相统一。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慧能言:“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一念恶,报却千年善亡;一念善,报却千年恶灭。”[2](儒、道、佛均将善视为人性之本、之根、之源,这种关于人的生命肯定观、成长观、发展观的理念,推动实现了中国人及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善本论、善性论。收稿日期:2014-03—2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ZJ022):陕西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西北大学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项目(YKC12019)作者简介:王永智,男,陕西富平人,西北大学教授,从事伦理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王永智:论儒、道、佛三教对中国传统核心道德价值观的维系与发展·107·在中国人行善去恶的实践层面,儒教的天理一良心论;佛教的因果报应论;道教的“承负”果报论等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儒教将天、地、人视为同源相生、同道相存、同场相在的共同体。“统一场”的存在、运转、发展是有规律的,称为天之道。“天不变,道亦不变”。作为价值存在的“天理”,其核心是善。儒教认为,天理即良心

6、,良心即善心、善性。人秉善而行,即秉天道在运行。儒教的道德观与宇宙观的合一,是中国人将良心与天理相通,既实现道德的自觉,又实现道德理性与终极追求的永恒之理(天理)的合一。“天人合一”在这一价值层面得到普遍的认同与实践。佛教的善恶果报论认为,人在现世所做的身、口、意三业有善恶之分,个人造业,个人领受;且要通看现在世、过去世、未来世。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在于:个人的善恶作为无一例外地要有领受的结果,道德主体性与责任感的全然结合,使道德的自觉与自律无需外在神的监督,是个人主动的、自愿的追求。这使

7、中国人在宗教领域中的善恶实践处在我做一业在一我受的境况下,而非我做一神看一神旨一我受的境况下,增强了中国人善的实践的主动性。道教提出了“承负”的果报论,即先辈要为后辈的行为承担责任。《太平经》言:“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受过谛,连传被其灾。”为使善的承负有现实的依据,道教甚至有“生死名簿”、《太微仙君功过格》等善恶功过格式的记录及计算,增强了中国人对善恶行为及实践的具体性、细节性的认知及把握。道教的“承负”果报论,将个人与家族联系起来,

8、将父辈们行善去恶的行为与子女及其后代的是否安乐幸福、有所成就相统一。这是一种伦理责任的传承,增强了中国人为了自己、更为了子孙后代而行善去恶的自觉性、主动性。中国传统宗教,不论是儒教的天理一良心论,佛教的“业报”论,道教的“承负”果报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现实的为善去恶为目的。善的维系在宗教的层面实现了人的行为与结果、此生与来世、此辈与后辈的全然统一。这种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