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青中抗植物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pdf

香青中抗植物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pdf

ID:58306665

大小:71.36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20

香青中抗植物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香青中抗植物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技术香青中抗植物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高宁馨曹慧杨凌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州510530)摘要香青在我国分布广泛分布,其可分离出多种黄酮类物质,如山奈酚、槲皮素、黄芩苷等。本研究以香青中提取的佩兰毒素的衍生物一5一(2’一甲基)丙酰基一4,6-二羟基一2一异丙烯基一2,3-二氢苯并呋喃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验证其对抑制植物病原真菌中的苹果腐烂病菌和葡萄黑痘病菌的生物活性,以期为开发香青类植物源抗真菌农药提供依据。关键词香青;5-(2’一甲基)丙酰基一4,6-二羟基一2一异丙烯基一2,3-二氢苯并呋喃;抗真菌活性中图

2、分类号S482.2文献标志码B香青(AnaphalissinicaHance)是菊科(Asteraceae)香青属表2不同浓度的香青活性成分和多菌灵对葡萄黑痘病原菌的抑菌率(Anaphalis)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南部与西南部。香青可分离得到许多黄酮类物质,如山奈酚、槲皮素、黄芩苷等’。;在香青属的其他植物中,分离到三萜类【3]、二萜类化合物等。本研究以香青中提取的佩兰毒素的衍生物一5.(2’.甲基)丙酰基.4,6.二羟基.2一异丙烯基一2,3.二氢苯并呋喃,对抑制植物病原真菌中的苹果腐烂病菌以及葡萄黑痘

3、病菌的生物活性研究。1试验材料1.1活性成分5一(2’.甲基)丙酰基一4,6-二羟基.2.异丙烯基一2,3.二氢苯并呋喃,从香青植物样品中提取。表1不同浓度的香青活性成分和多菌灵对苹果腐烂病原菌的抑菌率1.2菌种2种植物病原真菌:苹果腐烂病菌(Valsamali)、葡萄黑痘病菌(Elsinoearnpelina)。1.3培养基真菌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2试验方法抑制真菌活性的实验采用测定香青活性成分对苹果腐烂病菌mali)和葡萄黑痘病菌(E.ampelina)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半抑制浓度(ECS0)来分析。阳性对照(多

4、菌灵)及所用化合物的浓度梯度设置为:100.00mg/L、50.00mg/L、25.00mg/L、12.50mg/L、6.25mg/L、3.12mg/L、1.56mg/L、O.78mg/L、0.39mg/L、0.19mg/L。试验所用培养皿为30m/n。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表3香青活性成分和多菌灵针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3结果与分析1)香青活性成分和多菌灵在不同浓度梯度下,针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如表1所示。2)对葡萄黑痘病原菌在不同浓度梯度下的抑菌率见表2。3)香青活性成分和多菌灵针对这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基)丙酰基.4

5、,6-二羟基.2.异丙烯基.2,3-二氢苯并呋喃对其他值,见表3。植物病原真菌的防治效果。由表3可知,5.(2’一甲基)丙酰基.4,6-二羟基.2.异丙烯基.2,3.二氢苯并呋喃对于供试的2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很参考文献好的抑菌效果。其中,对苹果腐烂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1]ZhouY,ZhangGL,LiBG,eta1.AnewflavonolglycosidefromAnaphalisEC50=2.27mg/L,比阳性对照多菌灵的效果稍差(EC50=1.60sinicaHance.ChemicalResearchinChineseUn

6、iversities,2001,17(1):mg/L)。而葡萄黑痘的EC50甚至比阳性对照多菌灵还要低。48—50.4小结【3】RenZY,WuQX,ShiYPFlavonoidsandtriterpenoidsfromAnaphalis通过实验验证,香青香青中提取的佩兰毒素的衍生物一margaritaceaChemistryofNaturalCompdounds,2009,45(5):728-5一(2’.甲基)丙酰基一4,6一二羟基.2.异丙烯基.2,3.二氢苯并呋730.喃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比较明显。因此,香青具有开发[2]Wu

7、YQ,LiS,LiY,etalAnewacylatedflavonoidfromAnaphalisaureo-成植物源抗真菌农药的潜力,可进一步研究香青中的5.(2’.甲punctata.ChineseChemicalLetters2003,14(1):66—67.作者简介:高宁馨(1987一),实习研究员,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4】滕云,余志义.高山绣线菊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真菌的抑制活性及其活性收稿日期:2015—03—24成分.中国农业科学,2009,42(7):2380.-士r●-t·-⋯P·口·-矗1’●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