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干预_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综述.pdf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干预_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综述.pdf

ID:58314521

大小:88.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6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干预_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综述.pdf_第1页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干预_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综述.pdf_第2页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干预_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综述.pdf_第3页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干预_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综述.pdf_第4页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干预_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综述.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干预_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综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干预———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综述◎程福财摘要:本文对全国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发表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集中报告了本次论坛发布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存在的自卑、社交回避、抑郁、焦虑、自杀等心理问题,展示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出现的“积极”转向以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策略。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策略综述中图分类号:D432.64文献标识码:A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模式的转化,大学生群体的数量急速增大,而其作为未来社会精英的社会地位却现下降趋势。与此相伴随,处在个人生命历程转轨时期的青年大学生

2、出现了如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等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全国大部分高校都相应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关于大学生心理的学术研究也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中广泛开展。2009年10月,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联合在南昌大学举办全国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专门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来自全国130多位专家学者和在校研究生应邀参加本次论坛,论坛对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一、关于大学生心理的病理研究和对其他群体的心理健康研究一样,学术界

3、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议题的研究也肇始于对其病态负面心理问题的关注。在本次研讨会中,来自不同领域和地区的研究者不约而同地关注大学生的精神压力、抑郁、焦虑与自杀等问题,对于贫困大学生、面临就业的毕业生、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师范生等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更是给予了专门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李彩娜等人运用抑郁量表(CES-D)和青少年自我中心问卷,对439名大学生的抑郁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抑郁的检出率高达48.52%。研究显示,大学生的抑郁问题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显著不同的·68·抑郁水平,毕业年级的大四学生的抑郁状

4、况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而大一新生的抑郁问题又严重于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生命历程的转折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有关。大四学生面临就业、考研等重大人生抉择,而大一学生则处于高中到大学的转折期,面临着重要的适应问题。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学生的抑郁检出率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的抑郁检出较高。研究者指出,家庭经济条件不佳、依靠父母艰辛工作的微薄报酬来上学的大学生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通常会体验到更多的自卑感。他们唯恐成绩不好对不起父母,又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这些心理负担都会无形之中增加其压力感。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心理与社会支持,就可能进一

5、步导致抑郁等心理问题。与抑郁等负面心理相关联,近年来,大学生自杀问题日渐凸显。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曾燕波的研究指出,自杀是中国15~34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和其他人群相比,我国大学生自杀率并不算高。中国大学生自杀率只在2/100000~4/100000之间,远低于全国年平均自杀率,低于同龄人的自杀率(15/100000)以及美国的大学生自杀率水平。但是大学生自杀问题尤为突出。由于研究表明,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大学生独特的社会地位以及大学生自杀率近年来的快速攀升,展开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仍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南昌大学陈建华

6、等人通过分析2001~2006年某省高校大学生自杀的46起案例,对大学生自杀的诱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们的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杀的诱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恋爱问题。在他们所收集的46个案例中共有12例,占总数的26%。(2)自杀者生前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在所收集的案例中有9例,占总数的20%。(3)自杀者生前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且其家族有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患病史。该类型共有6例,占总数的13%。(4)学习压力过大最终导致自杀的,在所收集的案例中共8例,占总数的17%。(5)因身体患病长期治疗未果,内心痛苦、情绪不稳而走向极端的共6例,占总数的13%。(

7、6)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等因素5例。有研究者指出,为了防范大学生自杀,有必要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认知观念、树立正确价值观,对人格障碍大学生给予适时关怀,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学生应对挫折能力。在对一般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总体性关注的同时,在本次研讨会中,研究者们报告了一系列关于贫困大学生、毕业生、师范生、高职院校学生等心理疾患高风险的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吴燕等人对九江市四所高校一到四年级500名贫困大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进行了测量。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在社交回避与苦恼总量

8、表上的得分,以及在回避分量表、苦恼分量表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说明贫困生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