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pdf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pdf

ID:58315387

大小:1.17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11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pdf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pdf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pdf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pdf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师推荐⋯⋯⋯⋯⋯⋯⋯⋯⋯⋯⋯⋯⋯⋯⋯⋯⋯⋯⋯《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经过、意义,评价郑和下西洋。2.分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功绩和取胜的原因,综合评价戚继光。3.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领略郑和与戚继光两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自主学习】郑和下西洋1.条件: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2.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去取海外的奇珍。3.概况:时间1

2、405——1433年货物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漆器以及金银货币范围最远到达活动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4.地位:郑和的远航,长,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5.意义:增进了中国同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开创了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戚继光抗倭1.倭寇:元末明初,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武士和奸商。2.背景:(1)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2)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3.经过:(1)

3、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2)率戚家军南下浙江抗倭,在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3)与其他抗倭将领消灭地区的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1⋯⋯⋯⋯⋯⋯⋯⋯⋯⋯⋯⋯⋯⋯⋯⋯⋯⋯⋯⋯⋯⋯⋯名校名师推荐⋯⋯⋯⋯⋯⋯⋯⋯⋯⋯⋯⋯⋯⋯⋯⋯⋯⋯⋯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和爱国主义者。【合作探究】郑和下西洋——远航材料一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

4、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学习与探究: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西洋学习与探究: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学习与探究: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论?人物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比较结果2⋯⋯⋯⋯⋯⋯⋯⋯⋯⋯⋯⋯⋯⋯⋯⋯⋯⋯⋯⋯⋯⋯⋯名校名师推荐⋯⋯⋯⋯⋯⋯⋯⋯⋯

5、⋯⋯⋯⋯⋯⋯⋯⋯⋯⋯时间1404—14331492—1504时间早次数7次4次次数多人数278001500人数多船数大船62艘(连小船共有20017艘船只多艘)船只大小长44丈(151.8米)宽18长24.5米宽6米船只大丈(61.8米)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洲范围广设备航海图、罗盘针设备先进材料二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学习与探究:根据

6、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想一想: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们说的对吗?请说明理由。戚继光抗倭——拒敌材料三⋯⋯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3⋯⋯⋯⋯⋯⋯⋯⋯⋯⋯⋯⋯⋯⋯⋯⋯⋯⋯⋯⋯⋯⋯⋯名校名师推荐⋯⋯⋯⋯⋯⋯⋯⋯⋯⋯⋯⋯⋯⋯⋯⋯⋯⋯⋯学习与探究:材料三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结果如何?材料四: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奠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

7、,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学习与探究:根据材料和教材,分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材料五“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学习与探究:材料四是谁的诗句?诗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德?【当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A.明太祖B.建文帝C.明成祖D.崇祯帝2.下面对郑和下西洋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开辟到欧洲的新航线B.到西洋去“取宝”,满足统治者的需求C.宣扬国威4⋯⋯⋯⋯⋯⋯⋯

8、⋯⋯⋯⋯⋯⋯⋯⋯⋯⋯⋯⋯⋯⋯⋯⋯名校名师推荐⋯⋯⋯⋯⋯⋯⋯⋯⋯⋯⋯⋯⋯⋯⋯⋯⋯⋯⋯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3.历史上郑和的足迹最远到达了()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C.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D.大西洋沿岸4.明朝初年,我国沿海地区不断遭受倭寇的侵扰。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