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必修1).ppt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必修1).ppt

ID:58413513

大小:1003.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9-07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必修1).ppt_第1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必修1).ppt_第2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必修1).ppt_第3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必修1).ppt_第4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必修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必修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程标准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课标解读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跨膜运输——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类型概念实例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进出细胞水、CO2、甘油、乙醇等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的扩散葡萄糖进入.扩散作用载体蛋白红细胞能量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有害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需要需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特别提醒 表

2、中“高浓度”、“低浓度”是指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本身的浓度,而不是它们所在的溶液的浓度。图例举例O2、CO2、H2O、甘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②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①载体:a.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蛋白不同,不同生物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根本原因是由基因决定的)。b.载体蛋白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已经达到饱和时

3、,细胞通过载体蛋白运输物质的速率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②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O2浓度、温度等。(4)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曲线【巩固1】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下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解析乙物质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要有载体蛋白的协助;C选项中甲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只有主动运输才消耗能量;D选

4、项中甲物质运出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运输,一定消耗能量。答案A1.胞吞: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上分离下来,形成,进入细胞内部。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然后移动到细胞膜处,并与之将大分子排出细胞。大分子物质的运输小囊细胞膜囊泡囊泡融合[思维激活2]胞吞、胞吐的结构基础是什么?此时物质共穿过了几层生物膜?提示膜的流动性;0层。胞吞胞吐与主动运输的比较胞吞和胞吐主动运输分子大小大分子小分子和离子是否需要载体否是是否消耗能量是是结构或功能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巩固2】如右图所示

5、,下列生理过程中,不能够表示的是()。A.抗体的分泌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C.小泡内的物质穿过2层磷脂分子D.肠腺细胞分泌肠液解析图示为细胞通过胞吐向外分泌物质。抗体的分泌、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浆细胞分泌抗体、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等,都是通过细胞膜的胞吐实现的;小泡内物质通过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面,没有穿过磷脂双分子层(即0层)。答案C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思维导图:深度剖析新生儿可直接吸收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穿过细胞膜时必须先与膜结合,然后内陷形成小泡与细胞膜分离,这样才能进入细胞内部,该运输方式为胞吞;半乳糖为小分子物质,进入小肠上

6、皮细胞,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答案B规律方法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方法(1)根据物质大小与载体、能量的需要(2)根据运输方向: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例2】如图表示培养液中K+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细胞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正确的是(多选)()。影响物质出入细胞的因素A.曲线O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未达到饱和且能量充足B.曲线CD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K+过多,细胞大量排出K+C.E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K+D.曲线BC、FG段的形成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有关思维导图:深度剖析图

7、一中横坐标是培养液中K+浓度,纵坐标是K+吸收速率,因此曲线OB段限制因素是培养液中K+浓度,则载体、能量均充足。BC段限制因素不再是培养液中K+浓度,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也可能是能量供应。CD段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外界溶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细胞呼吸速率下降,影响了对K+的吸收。BC、FG段的形成与细胞膜上K+载体的数量有关。答案AD规律方法 坐标曲线题的解法(1)理解纵坐标与横坐标表示的含义横坐标为自变量,纵坐标为因变量,即纵坐标随着横坐标的变化而变化。(2)学会曲线中限制因素的判断在曲线上升阶段,限制其增长的因素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如

8、图中限制EF段的因素为氧气的相对含量;当曲线不再上升时,限制其增长的因素需要从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加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